又震驚又想吐槽的母女倆,這才發現宋筠竟然還在呢。隻是這種事,怎麼好讓小娘子知道,她們就想把宋筠支開,再儘情討論。
可問題是,宋筠不知情也就罷了,她都聽了一半了,怎麼舍得離開呢?隻能以“我正好也多學一學,省的日後遇人不淑”的借口留了下來。
好在,宋老太太本來也不是對這方麵特彆嚴格的性子,她在娘家的時候,也沒少聽長輩們聊些家長裡短,不還是順利嫁了出去?
宋茹把她的陪嫁丫鬟叫了過來,讓對方自己細細地說一遍,再加上宋茹的補充,這才給祖孫倆大致講清楚這件事。
其實呢。也不是什麼很複雜的事情。
這個表妹,就是趙家當年來府城投奔親戚的那個親戚的女兒,所以兩個人大概率原本就有些感情了。
但趙雁澤少時被族人欺淩,決心出人頭地,又還算是有天分,自然覺得普通出身的表妹做不得妻子,於是在傍上林家後,就求娶了林氏。
而那個表妹到了年紀就嫁了旁人。原本一切還好,畢竟年少時的情誼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慢慢淡去。
但要說這個表妹也有些可憐,一直沒生了孩子,人到中年丈夫還去了,沒孩子在膝下,她就被婆家趕了出來。
而她娘家的哥嫂又不願意把她接回來,最後給她遠遠地租了一處房子,就讓她自己在那邊住著,想必日子也不太好過。
於是也不知道是哪個主動的,總是不會太晚,表哥表妹就聯係上了,有了孩子,還一直以亡夫遺腹子的名義養著。
因為她回了府城後沒什麼親近人,哥嫂也不怎麼見她,竟就這麼瞞了過去。
之後的事,宋茹也知道得差不多,這表妹來趙家借住的日子,比宋家和趙雁林一家從黎陽縣來府城還要晚幾天。
當時對方隻說是獨自帶著孩子在租的房子裡不太安全,就想在表哥家住一段日子。
宋茹當時也在場,還覺得婆母和大伯兄的態度有些古怪,明明是舉手之勞,卻咬死了不願意答應,甚至提出要幫她和哥嫂說合,讓她回娘家住。
趙雁林事後回房,還對著宋茹抱怨過“娘和大哥怎麼如此冷心冷肺,當年表舅可是收留了我們好幾個月,娘也一直說很喜歡表妹,如今怎麼就不願意讓她住家裡呢?明知道她那哥嫂的德行,還把她送回去乾嘛?”
如今看來,隻怕是母子倆早就得知那孩子是誰的,又怕林氏知道,這才堅決不許對方借住。
而人家能拚著不要名分地偷偷生下孩子,也是有籌謀的,或許是怕不趁著孩子小的時候住進來和父親以及祖母培養感情,日後難進門,最後還是說服了他們,成功住了進來。
必須說,很多事的確是屁股決定腦袋,像宋茹和宋筠,本能站在林氏和林氏女兒的角度考慮問題,那肯定是覺得趙雁澤對不起妻子女兒。
而宋老太太覺得,趙雁澤錯就錯在讓表妹做了這個外室,在孩子生下來後沒有告訴林氏,把孩子抱回來。
而養外室、生孩子,老太太沒覺得有什麼問題,用她的話說就是:
“那林氏,自己不能生,就應該給丈夫納妾,哪能讓人家絕後呀。”
宋茹無奈地說:
“哪裡是沒有給納妾,其實是給他安排了幾個丫鬟的,隻不過他自己不願意收,我那大嫂又不能上趕著讓他收了吧。”
要這麼說來,趙雁澤到底是為了兒子,還是為了表妹,很難說得清了。
要想得再陰暗一些,林氏生了一個女兒後遲遲不再有孕,他那個表妹的丈夫又英年早逝,說不得也有些問題呢。宋筠以她看了n年宅鬥文、虐渣文的經驗這麼想到。
這些話,當著宋老太太和宋茹的麵,她並沒有說,畢竟還得維持一下單純可愛小女孩的設定,但對著沈氏,就不用怎麼隱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