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宋筠覺得,如果趙雁澤納了妾還沒兒子,那事情就更有趣了,這下子絕後的負擔就是趙雁澤的問題了。
其實本來也是,他自己的y染色體不爭氣,怪老婆有什麼用啊,至於和表妹就生了兒子,那隻能證明他的基因配不上林家的基因。
宋筠聽得偷偷笑了一下,還沒敢表現得太明顯,怕被祖母看出來,畢竟聽就聽了,還聽得這麼入迷,萬一這老太太下次不給她說就不好了。
不過,宋筠還是覺得有些奇怪,這大過年的,怎麼突然就搞了這麼一出?
宋老太太聽了孫女的疑問,解惑道:
“其實也是過年嘛,他們就想看看那個孩子過得怎麼樣,派人去打聽了,結果那邊正好過年開祠堂祭祖,把這孩子的名字給填了族譜上了。他們就不高興了,你姑父也有些不滿意,覺得這到底是他們趙家的血脈。這不,那林氏就氣了,乾脆來了這麼一出。”
宋筠這下子聽明白了,她就說嘛,明明這事兒過去一段時間了,怎麼突然又鬨起來了。
這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兒了,趙雁林覺得那是他侄子被彆人家認了去,以至於不太高興,也能理解。
可林氏要不把那孩子釘死了,以後受委屈的就是她和她女兒了。
歸根到底,還是趙雁澤的問題,宋筠聽過樂過就完事兒,也不多管趙家的事兒,隻要不牽扯到自家姑姑身上,他們愛怎麼鬨怎麼鬨唄。
也不知道是宋筠烏鴉嘴還是什麼,她前腳說自家姑姑不受影響就成,後腳宋茹和趙老太太就鬨了矛盾。
其實事情也很簡單,無非是趙老太太被大兒媳婦氣到了,又惹不起林家,想折騰宋茹吧,宋茹乾脆在院子裡養胎,不樂意去找罪受。
趙老太太憋了一肚子火,就整日摩挲著個念珠在小佛堂念念有詞。
可佛也壓不住一個人的本性啊,她是越念越覺得兒媳婦們對不住她,終於去找了宋茹麻煩。
宋茹心裡存著白氏的事兒呢,一看自家婆母來找麻煩,第一個想法就是:
白氏的難產,是不是就是這老婆子故意的?
第二個想法就是:
她這是按捺不住想來害我了?
不管是不是吧,宋茹是這麼認為的了,乾脆也不藏著掖著了,把下人們都趕出去,又讓自己的兩個丫鬟守著院子,乾脆地開始質疑了:
“怎麼,氣死了一個兒媳婦,就趁著我快生產的時候來氣我?您是又想給兒子娶新婦了嗎?”
宋筠又像想到了什麼,然後補充:
“嗬,怪不得大嫂遲遲不願生,寧願給大哥納妾,怪不得在家裡呆的久的那些妾室也不願意生,怪不得大哥得去外頭偷摸生孩子,原來是因為您啊。”
這事兒,趙老太太根本沒想過宋茹是知情的,在她看來,大兒子一家都不見的知道白氏難產之前發生了什麼。
所以,宋茹一提起來,趙家老太太就嘴唇顫抖著說不出話來。
也就是她沒心臟病,不然宋茹怕是分分鐘得氣死個婆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