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宋安這一家人(1 / 2)

之所以連老婆孩子都帶上了,倒不是他要來吃大戶占便宜,而是宋念覺得,如果這個堂哥乾得好的話,那可能就要一直給自己乾活了,與其讓他把家眷留在老家,日後被父母拿捏,還不如讓他一起帶過來,這樣他乾活能安心些,自己也能少操心,

還彆說,就多囑咐的這一句話,就讓宋安對這個出息的堂弟感激涕零了。

能學會算賬,並在三兄弟中做得最好,宋安也不是個傻子,自己這一房不被父母重視,他是很清楚的,自然也能想到,一旦自己在堂弟這裡做得好了,父母能很輕易地用他的妻子兒女讓他去為兄弟們犧牲。

可讓他提出分家或者反抗父母,他也沒這個膽子,宋念猜得沒錯,他的確是個膽子很小的人,也在意名聲。

他心裡有怨氣,可不願意被人罵成不孝子,甚至連帶家眷一起去府城都不敢說,怕父母說他有了老婆忘了爹娘。

宋念的一封信,倒是給了他借口,雖然宋念隻是說把家眷都帶來,宋安卻在父母想反對的時候,拿著雞毛當令箭地說:

“念堂弟如果隻是要我去做賬房,又何必提這一句呢,畢竟無論孩他娘和孩子去不去,都不影響我的活計。

可堂弟既然提了這一句,那肯定是還有彆的事需要我們做,比如讓孩兒他娘去伺候嬸娘,或者讓孩子們陪堂弟堂妹玩耍,如果我不帶過去,萬一念堂弟不高興,不讓我去做活怎麼辦?”

宋安的父母一想到二兒子答應的寄一半報酬回來,還說有機會就給大兒子和三兒子在府城找個好活計,瞬間就沒法子反對了。

父母沒話可說,大哥三弟兩家人再不平也不願意得罪這個即將傍上宋念一家的兄弟,隻能咬牙看著宋安收拾行李帶著家裡人坐上了去府城的馬車。

宋安的妻子姓蘇,因為自己這一房不受重視,丈夫掙得也不多,所以她偶爾也在外頭擺攤賣點東西,賣的也不是旁的,就是豆腐豆乾豆皮之類的豆製品,她娘家就是做這個的。

宋安和蘇氏有四個孩子,大兒子宋文,今年十五歲;大女兒宋大丫,十三歲;二女兒宋二丫,十歲;小兒子宋學,六歲。

這麼一家人,坐了一天多的車,還舍不得花錢住驛站,跟一群也來府城找活乾的百姓在車上互相擠著取暖過了一晚上,連臉都沒洗地就到了宋家。

灰頭土臉地在宋家的新宅子門口站了好一會兒,躊躇著不敢進去。

對宋安一家子來說。宋念家在黎陽縣住的地方就夠好了,府城這宅子就更顯得金貴了,這麼高的圍牆,這麼寬大又刷了暗紅色油漆的兩扇門。

對蘇氏這種沒見過什麼有錢人的普通婦人來說,她隻能感慨一句:

“他爹,怕是咱們黎陽縣的縣老爺都沒住這麼好的房子吧。”

宋安心裡也在默默比對,覺得縣令住的房子的確沒這個大氣,縣衙那大門,他也路過過幾次,都開裂了,肯定不能和宋念家的比啊。

不過他到底是在外頭乾活的人,見識比妻子多一些,知道這話不能隨便說,萬一給堂弟招禍怎麼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