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就宋學這點勞動力,肯定不可能按其他人那樣正兒八經給工錢,宋筠一般是回去的時候給他兩塊糖,就能把他哄得乖乖乾活了。
而且宋安全家人,上到父母,下到幾個孩子,沒人覺得宋筠是在欺騙小宋學的勞動力,反而覺得她心善,特意給堂弟買糖吃。
畢竟,宋安他們家自從來了府城,彆說糖塊了,就是白糖紅糖,都沒舍得買。
孩子們想吃甜了,一般就是找點汁液有些甜味的草莖,狠狠吸溜幾口,聊勝於無了。
但在府城,其實這樣的草都不多,畢竟以府城的人口密度,野草都隻是在路邊長幾根,不像縣裡那樣,孩子們偷摸跑到偏僻的地方,就能碰到大片的野草,甚至野菜。
蘇氏覺得宋筠她們來了之後輕鬆很多的另一個原因是:
蘇氏自己算賬不太行,整斤整兩還能算得明白,如果是三斤四兩這種數字,或者十幾斤,她就有些擺弄不開了。
為此,她總是給顧客稱整斤的貨物,不然就是讓人家自己算了錢數,她再讓其他擺攤的小販幫忙核對一下,比較費事兒,還容易出錯。
而宋筠和白芷,彆說宋筠自己了,就是白芷,跟了個穿越者小姐,吟詩作賦受不到什麼熏陶,基礎的加減乘除,還是受過訓練的。
要知道,宋筠這種很愛未雨綢繆的性格,其實一早就想好了,要讓白芷日後做自己的大管家,幫忙管產業的那種?
那彆的不說,數學一定得有初中生基礎吧。
所以,宋筠伏案學習的時候,也會給白芷出點計算題,讓她抽空做做。
白芷雖然是賣身為奴的,在這個時代貨物會被很多人瞧不起,但要宋筠覺得,她比如今不少平民百姓家的女孩要更清醒。
彆的不說,像他們宋家族中,男孩子讀書得還是有一些,女孩子幾乎沒有。
當然了,沒有專門的招收女學生的學校、家裡不供,這是最大的原因。
但其實宋筠的很多堂姐妹,兄弟在讀書,她們也不是一點識字的機會都沒有。
最起碼做姐妹的讓人教認字,總比白芷這種做下人的,跟著主子學認字的,更為不被人接受吧?
但幾乎沒人會覺得自己應該主動甚至想儘辦法地學點文化。
宋筠在黎陽縣的時候,過年也能見到不少堂姐妹,那時候她也明裡暗裡暗示過她們,可以隨著兄弟們學點東西,即使要幫忙做家務、帶弟弟妹妹,但抽個空學一點是一點吧。
但她們總是說“女孩子學這些做什麼”,“有這功夫還不如多休息一會兒”,甚至有年齡大一些的堂姐,還頗為不讚同地覺得宋筠“心被養野了”。
宋筠花錢去趙家隨著盧夫子學習的時候,族裡不是沒人在背後議論,多數都不讚同,其中也包括一些堂姐妹。
按理來講,白芷從小接觸的思想和家庭氛圍,是比縣城的小孩要更保守和愚昧的,好歹宋家族人身邊就有“讀書改變命運”例子。
而白芷,據菘藍所說,他們村裡也就是村長和族長家有人識字,也沒什麼功名可言,最多是看看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