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鬨矛盾(2 / 2)

一開始大家都沒看出來有什麼不對,畢竟周岱一向是一副高傲表情。

周岱看不起學問不如他的,又不願意湊到學問比他好的人麵前,而他最看不上的,就是林金寶,哪怕他這趟出行,仰仗的是林家的商隊。

一直到林金寶和宋策混熟了,終於忍不住對著新認識的小朋友抱怨了幾句。

而且周岱的話,說得的確難聽,讓看在姑父麵子上不願意計較的林金寶都覺得被侮辱了,又不想讓姑父為難,隻能和宋策說了。

其實宋策和林金寶這對組合,看起來還是有點怪的,畢竟倆人性格很不同。

但也可能是宋策話少,是個很好的傾聽者,又不會對商人有什麼偏見,讓林金寶覺得很受用,於是一來二去就混熟了。

宋策知道的事,宋筠和宋箴也很快就知道了。

兄妹三人嘀嘀咕咕地評論了一番,最後都達成了一個意見,那就是,周岱這個人不值得深交,最好是到了京城就利利索索斷了聯係。

而且,宋筠兄妹三人一致覺得,周家人的人品都得打個問號了:

周岱這種人,恨人有,笑人無,對著商人談品格,對著讀書人談家財,未免太心思狹隘。教出這種子弟的人家,還把他當做最出息的孩子培養,你指望他們多厚道?

怎麼說呢,其實周岱看不起商人,宋筠覺得問題不大,這是這個時代最主流的觀念了。

就是窮得叮當響的農戶,麵對商人,哪怕在錢財上比不過,也會從身份上覺得壓過商人一頭,恨不得自豪地說“我家可是八輩貧農,不是他們這種奸商能比的”。

但,宋筠很反感“端飯吃飯,放碗罵娘”的行為。

說不好聽的,周家真這麼清高,乾嘛去娶商戶女?為了給林家抬咖嗎?

說到底是各取所需。

周家想借林家的錢供讀書人,畢竟一個讀書人從啟蒙到考進士,約到後麵越費錢,很多人家供到秀才就供不起了。

而林家一是為了借勢,方便行商,二想必也是為了從家中子弟中挑幾個有天分的轉換賽道,最終達到官商勾結的大圓滿境界。

兩家人的考量都無可厚非,就是宋老太太,當年給兒子相看的時候,也不是沒想過找個商戶人家,兒媳婦能多多陪嫁錢財。

雖然她最後被識文斷字,又在府城有地的沈氏迷暈了頭,但也證明,這個時代,類似的結親方式是很常見的,也並不算辱沒了讀書人。

既然你情我願,各取所需,那周岱擺出這副嘴臉是乾嘛?

宋筠覺得不太好,又見自家親爹和周宇走得很近,怕他因為太過相信這個朋友,以至於在最重要的考試時被人使絆子,最後還是對宋念說了這件事。

雖然考慮到林金寶不願意被姑父知道的心意,宋筠特意囑咐了宋念不要去和周宇說這件事,他心中有數就好。

可宋策卻還是難得地對宋筠發了脾氣,覺得她不該把自己朋友的私事告訴長輩。

宋筠真是辯無可辯,雖然覺得抱歉,但她想了想,如果重來,她還會這麼做。

她也是從少年時期過來的人,知道這個年齡的孩子不樂意讓長輩插手。

如果有誰聽了秘密後扭頭告訴長輩,那就是打小報告的告狀精。

可宋筠又有成年人的思維,習慣於做事先考慮對自身的危害。

就像周岱對林金寶的態度體現出來的問題,如果宋念不知情,那他可能會一直把周宇當做值得結交的朋友,一旦對方有壞心思,那豈不是被坑了?

1秒記住114中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