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四是個話比較多的人,也有可能是為了表現他們家的熱情吧,總之,在這一行人還沒進了院子的時候,就聽他嘚啵嘚啵地說了不少話。
宋念就很省事了,隻需要時不時發出個語氣助詞,就能讓祁四像受到鼓舞了一樣地滔滔不絕地說下去。
一直到一位有些豐腴的婦人是聽到了門口的響動,卻遲遲不見人進來,這才開門查看情況,發現她那小叔子,竟然把遠道而來的客人堵在門口聽他說廢話。
她柳眉倒豎,幾乎都想訓人了,但一想和宋家人還沒見過呢,尤其是還有個沈氏溫溫柔柔笑著站在一旁,她就自覺得克製一些,隻能重重地咳了一聲,提醒祁四收斂一些。
這就是鄭翰林的二女兒鄭椒了。
她的年齡比沈氏小了一兩歲,身材卻沒有保持得很好。
在這個時代,倒也正常,三十歲出頭的女人,孩子都生了好些個了,順利的話,最大的孩子都快談婚論嫁了。
要說有多胖倒不至於,但有個雙下巴小肚子的,還是很常見的,鄭淑就是這麼個情況。
雖然鄭椒瞧著沒有沈氏顯得年輕,但不生氣的時候,書卷氣還是挺濃的,又因為性格的原因,不顯得清高,倒也挺讓人心生好感的。
最起碼很對宋老太太的胃口,她的喜好就很從一而終,比如李氏,比如沈家的舅母劉氏,都是那種一看就比較爽利的性子。
鄭淑雖說娘家和夫家都是官宦人家,穿著方麵卻並不過分講究,反而因為天氣冷,穿著厚墩墩的維青色棉布小襖。
這種樸素,又很符合宋老太太對於賢惠婦人的審美,於是,在沈氏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呢,宋老太太就湊前一步,笑著問道:
“這就是鄭家的椒娘吧?哎呦,你長得和鄭家老姐姐可真像。”
鄭椒自從嫁了人,有人叫她“夫人”,有人喚她“二娘子”、“二娘”,但她的名字,除了丈夫和父母,就沒多少人再叫了。
尤其是父母回了老家之後,就隻剩丈夫在自個兒的院子裡,背轉人叫那麼兩聲,聲音還壓得低低的,好像叫她的名字很讓人不好意思似的。
所以,宋老太太這一聲“椒娘”,哪怕是素不相識初次相見,也讓鄭椒有種親切感。
原本她對於宋念來京科考卻帶了一大家子人,是有些顧慮的,畢竟,像這種行事風格,真是極為少見了。
因為鄭椒和沈氏通過信,覺得沈氏是個通情達理的婦人,所以,她還覺得是宋老太太比較不顧及兒子的難處,非要跟來呢。
像這種獨自養大兒子的寡母,往往是千般不舍萬般無奈地不願意離開兒子,鄭椒雖然能理解老太太的心情,卻還是有些擔心對方不好相處。
不過,這麼一看,鄭椒倒是對宋老太太的第一印象還是不錯的,態度也從最初的維持恭敬就好到覺得可以多多了解一下宋家的女眷。
等宋念一家和王琦父子倆被迎著進了院子,第一個感觸就是,還好沒把家裡的下人帶來啊,真的是再多倆人住得就擠得慌了。
這處院子一共有五間能住人的房間,剩下的就是小小的廚房以及一間勉強能算作正廳的房間。
很明顯祁家有幫忙整理過,還大概把不太堅固的地方維修了一下,但整體來說,的確不是太好的住處。
如果要對比的話,比宋家剛到府城的時候,沈家幫忙租的宅子,麵積小了一多半,也舊了很多,但價格不僅沒低,反而翻了兩翻。
這就是京城的房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