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戰事將起(1 / 2)

打聽了一圈,在多次打斷一群老頭老太太發散思維天馬行空後,宋老太太和宋筠終於帶著“糧價會漲、皮子也會漲、有可能發布一段時間的禁酒令,所以酒也得多囤點,不然過年不夠用”等意見回了家。

還有一個插曲是,巷子裡一個老太太,平時還怪有優越感的,總覺得宋家是外地人,此時也得酸溜溜地承認:

“你家又不用愁,征兵也征不到你家去。”

這倒是真的,也屬於古代對讀書人的一種優待了,隻要你有國家發布的資格證書,無論是秀才舉人還是進士,家裡的男丁都不屬於被征兵的行列。

可他們家沒有,在黎陽縣的宋氏族人有啊,還有田家人,以及宋老太太的姐妹們家裡的兒子孫子們。

哦,對了,還有沈家。

宋老太太可沒想起來親家,可宋筠忘了誰也不能忘了外祖家啊。

總之,看起來邊境的戰事對宋家影響不大,但牽扯到親友家裡,還是得多打聽打聽情況。

宋念和王琦也豁出臉了,不僅去找了祁灃,還找了鄭翰林的老友,帶著離開晉州府的時候老爺子給的信件。

原本鄭翰林是想著自家這個獨苗苗學生有什麼疑惑需要解答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去問一問,沒想到宋念用在了打聽消息上頭。

當然了,不可能讓對方透露什麼朝廷機密,隻不過是挑著些可以對外公布的信息說一下罷了。

大概是這麼個情況。

大冬天的,地裡也沒活了,農戶們都在家裡貓冬,再加上今年收成不錯,隻要沒什麼禍事,又沒借高利貸,多數有地的農戶也能混個半飽了。

所以黃昏時分,多數人家都開始生火做飯了,就毫無防備地遇到了敵襲。

這個時間點,挑得的確挺陰險的。

越是靠近邊境,布防就越嚴格,生活在城門外的百姓更是如此,因為知道沒有城門作為依仗,所以都會安排壯年男子輪流巡邏。

而吃飯的時間點,和夜裡,無疑是這些沒經過係統軍事訓練的普通農夫警惕性最低的時候。

而草原上的異族之所以沒有半夜發動襲擊,很簡單,當生活在中原大陸的百姓還有很多因為營養跟不上而有夜盲症的時候,像遊牧民族這種,沒什麼菜又沒什麼河鮮海鮮的飲食習慣,夜盲症就更嚴重了。

因為城外都是手無寸鐵的、隻能拿著木製鋤頭、石刀、木棍等家夥事被迫反擊的普通百姓,所以這一切進行得很快,都來不及等到城內駐軍的支援,就被砍殺得不剩幾個人了。

殺了人,搶了糧食,駐紮的地方有了,軍糧也有了,就可以繼續前進了。

又因為古代通訊不便,村落之間住得也不近,城內又沒有足夠多的人手每日去探查村落的情況,所以一直到異族的鐵蹄屠殺了五六個村子,離城門越來越近了,才有輾轉在各村之間賣貨的貨郎發現了問題,被嚇得屁滾尿流地進城求助去了。

每年冬天,遊牧民族多多少少都得南下劫掠一番,無非是規模大小的區彆。

如果他們沒受雪災,那就搶一趟離開,如果受了雪災,那就會多搶幾個地方,但用得來說,他們也是不願真的和魏朝的駐軍打起來,損失太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