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三個未來同僚,他們還都是親戚關係,祁灃的這些朋友也願意多給幾分尊重。
畢竟,宋念他們幾個雖然沒有“一門三進士”那麼風光,但表兄弟、舅兄和妹婿,同科進士,也算得上是這幾家人文風頗盛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的,真到了牡丹園,已經是中午了,先找個亭子吃些東西,再逛一逛,時間很緊,隻怕當天是回不去了。
不過,據祁灃所說,這附近有農家小院,可對外短期出租,如果想住一晚,可以提前讓人去訂幾個院子。
幾家人一合計,覺得這樣也好,好不容易鬆寬了些,總不能出來玩還緊張兮兮地吧?
解決了住宿問題,就可以安心遊玩了。
牡丹園大門處有立碑,上麵刻了這牡丹園的來曆:
大意是前朝xx年,某深受寵信的內監斂財無數,在此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私家園林,引得民不聊生,王朝氣運衰退,巴拉巴拉。
然後當朝皇帝勵精圖治,不願意將著耗費無數民脂民膏的園林當做某家某姓的私人珍藏,所以特批開放給百姓遊覽。
就……
宋筠必須得誇一句,這輿論宣傳,做得可太漂亮了。
前朝末年固然民不聊生,但新朝建立,未必沒有舊的得利者反撲,就是百姓,幾百年受前朝統治,也不是那麼輕易能轉過彎的。
再加上,這皇權可不是前朝拱手讓出來的,無非也是靠一城一城地打下來,死傷無數,未必有多正義。
這時候舍出一個除了漂亮沒彆的用處的園林,在京城附近收買人心,以示魏朝以民為重、不重享受,就還挺討喜的。
宋筠一個俗人,看到這段話,也隻能想到人家會搞營銷。
但其他人卻不同了,有分析遣詞造句的、有分析字體構造的。
聽祁灃的意思,這還是個大儒的手稿印刻上去的呢,就連刻字的匠人,那都是前朝專為皇室所用的。
宋筠好歹也是在這個時代上過學的人,對這個大儒的名號,也是聽過的,隻是的確不曾有幸見過人家的親筆。
她此時覺得稀奇,也湊過去聽幾個做到了讀書人巔峰的進士們詳細分析。
祁家和宋家都帶了小孩子來,王琦也帶了兒子,大家都想讓自家孩子多長長見識,於是說得很細致,還不斷討論筆鋒如何,筆意如何。
宋筠基礎比幾個哥哥們薄弱了太多,聽得雲裡霧裡,很快就失去了興趣,倒是宋念,看女兒興致缺缺,多補充了一句:
“你還記得你雅維表姐曾送過你一本字帖嗎?那就是這位大儒的女兒所書。”
要這麼說,宋筠就明白這手字的珍貴程度了。
王雅維的字帖,當年王雅纖可是想要得不得了,最後卻被珍而重之地送給了宋筠。
此後,王雅維還問過好幾次,生怕宋筠不珍惜她送的字帖。
女兒都這麼厲害了,一手教導她練字的她爹,水平隻會更高,而且作為一個男人,在這個時代也更高靠才華揚名,字也更受追捧。
換言之,這筆字,值錢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