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名次(1 / 2)

同樣地,隨著這一聲清嗓子式的咳嗽,宋念也無比清晰地認識到,榜單,終於要揭曉了。

第一個被念出來的,毫不讓人意外,是裴子禮,也就是被宋念很推崇的裴公的重孫。

裴子禮的家世、名聲,以及學問,拿這個狀元真的一點都不成問題。

更何況,他雖然鄉試時生病所以發揮得不夠好,以至於沒有拿到解元,但含金量更高的會元可是納入囊中了。

自然了,無論是為了給裴家所代表的那一派自前朝就紮根很深的北方世家們的麵子,還是為了給選中裴子禮做會元的考官們的麵子,甚至是為了一個“會元、狀元皆出一人”的好彩頭,皇上都會願意把裴子禮放到第一位。

嗯,沒錯,殿試是不糊名的,所以宋筠覺得殿試的最終成績受多重因素影響,還真是沒什麼問題。

這也是無論南北學子,但凡對名次有更高要求的,都樂衷於早早揚名的原因,尤其是在京中揚名。

有的鋪墊得早的,幾歲的時候,就由家中長輩傳出神童名聲了。

然後花花轎子人抬人,你給我家娃傳好名聲,我給你家娃寫神童詩,小圈子裡互相一吹捧,再加上教育資源往上堆,成才率自然是高到普通人家想象不到。

這樣的法子,宋念也不是沒用過,在黎陽縣的時候,雖說讀書人遠不如京城這麼多,但也是有競爭的。

如何露臉、如何營造名聲,有個開書院的姑父,有個遙遙領先的表兄,宋念在這上頭也是占了便宜的。

但到了京城,像宋念這樣的家世,再用類似的辦法,就純屬拿錢打水漂了,根本比不過彆人,所以他也懶得折騰這些事。

果不其然,除了狀元以外,榜眼探花傳臚,都是近幾個月來頗具美名的學子,宋念和他們不熟悉,甚至都不見得說過話,但這幾個名字,以及他們的文章,卻沒少聽說。

在宋念的印象中,榜眼是個比他略大幾歲的南方學子,行文風格偏向細密繁複,不太對近幾年取士的風向。倒是對方的詩賦,頗有靈氣,想象力豐富,用詞精麗,才情動人。

宋念一邊聽榜單一邊心不在焉地分析,在他看來,榜眼的學問並不輸裴子禮,隻可惜才華橫溢卻缺乏政治敏感性,的確是做不得狀元啊。

頭三名的名次確定後,另一個名字被叫了出來,然後一位中年學子難掩激動地站了出來行禮,顫抖著手接過了小金榜,這就是傳臚了。

宋念抬頭看了一眼,多少是有點羨慕的,但更多還是期待,期待儘快從對方的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

而與此同時,宋筠他們一行人也都開始探著頭去張望金榜上的名字。

宋筠個子矮,在摩肩擦踵的人群裡,根本什麼都看不到,她墊了墊腳,依然沒用,又不能指望沈氏把她抱起來,不禁有點泄氣。

這時,宋箴拽了拽宋筠的衣角,低聲說:

“小妹,我們要不要一起去最前頭看看?”

宋筠扭頭,上下打量了一番二哥,對啊,他如今也是半個小矮子,目光被前麵的人都攔住了,什麼也看不清。

和沈氏申請了之後,沈氏很痛快地同意了。

一個是在皇宮附近,想必拐子也沒膽子大到在這邊拐人;

另一個是,他們訂的茶館就在這附近,孩子們也知道地方,到時候如果找不到人,在那邊彙合也成。

於是她答應了,還把大兒子也放了出去。

無論什麼時候,三個孩子中,沈氏最信任的還是宋策,隻要有他在,她才不用太擔心小兒子小女兒鬨出幺蛾子。

兄妹三個牽著手,在人群中左鑽右鑽,因為年齡小身量單薄,雖然有人對他們往裡擠的行為不太滿意,但一看不過是三個半大孩子,也就寬容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