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迎接(1 / 2)

宋家是和王琦一家、以及趙雁林兄弟倆及家眷一起回的黎陽縣,浩浩蕩蕩的三家人,光行李都裝了十幾車,這樣大的陣仗,自然早就被有心人注意到了。

幾乎是一到城門外的長亭處休整,就聽到了轆轆的馬車聲,還不等他們派人去查看,就有不知是哪家的下人小跑著過來了,點頭哈腰地先代主家祝了三家的喜事,又說縣令攜衙內主事和縣中大族的族長前來迎接。

宋筠吃驚地微張了嘴,雖說回來的一路上,沒少被當地的權勢人物招待,但黎陽縣的縣令曾經還是宋念的半個上司呢,如今心態轉換得這麼快,還態度這麼隆重,大冷天地帶了一群人來迎接,真的很讓人佩服對方的審時度勢了。

宋念他們的麵色也鄭重了起來:

固然至此之後,他們的身份已經和黎陽縣的縣令相當,像王琦甚至職位更高一截,但前來迎接的到底都是家鄉父老。

說不好聽的,日後他們落葉歸根,還得回來養老呢,那肯定不能一朝得勢就忘形,甚至還得更謙遜更守禮。

就連女眷們都忙著招呼孩子們整理一下服裝,攏一攏在車上或坐或臥而折騰得淩亂了一些的頭發,還沒等他們收拾好,這些馬車就都停在了附近。

宋念四人連忙迎了上去,畢竟這車上不僅有縣令,還有當地大族的族長,自然了,不會缺宋家、趙家、王家的族長,以及一些沾親帶故的長輩。

他們男人們在馬車旁邊寒暄邊扶幾個老爺子下車,宋筠趁著最後的時機拿乾淨手帕狠狠擦了擦嘴——

沒辦法,她早晨起得晚,不願意吃飯,臨到家了卻餓得不行,趁著休整的功夫,快速吃了半個炊餅夾蘑菇肉丁醬。

餅做得不算小,哪怕切成半個,也比宋筠的嘴大一圈,自然了,臉上沾了褐色的醬汁和細碎的餅屑,得好好擦乾淨才行。

來迎接的這些人,一多半宋筠都不認識,或者是見過但沒什麼印象。

在黎陽縣的那些年,宋念雖說是被看好的後起之秀,但這些官吏或者老爺子,即使要表達善意,也隻會對著宋策宋箴,不會多注意宋筠這個女孩。

而此時,他們的重點固然還集中在宋念及兩個兒子身上,也多分出了些注意給宋筠。

比如此時,王家的族長在誇過王雅纖“長成大姑娘了,沉穩了很多,很好。”後,還順帶誇了宋筠和趙桐一句。

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熱情態度,仿佛自此之後,這三個養在後宅的小娘子,對他們來說有了更多的價值。

其中以王雅纖最受矚目,誰讓她已經到了適婚的年齡,還家世最好,有個做王妃的堂姐呢。

一瞬間仿佛每家都有三兩個麒麟子,未婚未育、潔身自好、靜待垂青。

宋筠作為半個捎帶,多多少少也被問了幾句婚事問題,她隻能感慨:

這群勢利眼男人們啊,甚至連提前投資都舍不得做,隻等著燒熱灶,還不如鄭家快準狠呢。

其實,這也是宋筠有點冤枉他們了。

去府城之前,家裡除了宋策年齡稍微夠得上說親的門檻,剩下倆孩子還小著呢,縱使有人有想法,最多是暗暗提一句,看宋念沒想法,也就按下不提了。

後來他們就是直奔京城,這一來一回,也有近三年沒正經和黎陽縣的這些人接觸了,對方自然也沒機會提親事的事兒。

而像王雅纖呢,她又比較慘,本來快到了相看的年齡,出了一檔子事,直接被她祖母給雪藏了,什麼社交活動都不許參加。

雖然對外宣稱的是陳氏臥病在床,王雅纖侍疾,但到底讓人有些心裡打鼓,就冷了下來。

到如今,王琦發達了,王雅維生了晉王長子,眼看著蒸蒸日上,幸運的是王雅纖還沒訂婚,這些人自然就覺得可以撿漏成功了。

不隻幾個女孩子是香餑餑,男孩子們更受歡迎,甚至他們推銷自家女孩子的力度也更大。

不過縣令到底是更理智一些,他過來的主要目的是和在他治下考中進士的人才們進一步打好關係。

畢竟他們的成就也是他的政績,但真沒有到需要當著這麼多人的麵上趕著結親的地步。

有些事,完全可以私下裡再說嘛,宋念這三人回來要建造牌坊、大宴賓客,最起碼也得待夠一個月,還怕找不到機會談兒女婚事?

僵著一張笑臉在冷風中站了好一會兒,也就是有個亭子遮擋了一番,不然宋筠真的要被吹出高原紅了。

好不容易祝賀完了、感謝完了、說好了日後來參加宴席的事,這才各自上了各自的車,準備一同進城。

宋筠不經意間注意到,在這一片樂陶陶的氛圍中,趙雁澤一家三口,明顯沉寂了很多。

原本趙家兄弟倆出現的時候,趙雁澤一向是最耀眼的那個,都說他拜了名師、學問紮實、一定會是最先考上的那個。

結果一同回來的四個人,隻他落榜了,還得眼睜睜看著彆人被追捧,心裡難免會不好受。

尤其是,趙雁澤家的女兒,年齡比王雅纖還大一些,也沒訂親,但受到的關注明顯不如王雅纖,甚至都不如宋筠和趙桐,這其中的滋味,大概隻有當事人能體會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