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一大早,若是有人去秦西縣的城門口去看,就能發現:
土牆還是那個半塌不塌的土牆,路還是那條被日積月累壓實的土路,空氣還是那有車碌碌行過就滿是土腥味的空氣,可還是有什麼東西不一樣了。
比如,一向並不熱鬨的城門口,此時排了條長長的隊,隊伍裡的人有的交頭接耳,有的伸長脖子張望,但無一例外地,臉上都帶著憧憬的神色。
這是各鄉各村選出來的前來運送土豆的壯年村民。
在此之前,經過宋念的親自走訪,又有小吏下鄉宣傳,之後又是裡長村長回去進行通知,這麼三趟下來,就是再悲觀的村民,也開始相信,真的有這樣的糧種出現,並且要發給他們去種。
而且最讓人安心的是什麼呢?
縣衙還特意保證,隻要按他們給出的種植方法種出來,那縣衙都會以不低於麥子的價格進行高價收購。
高價不高價的,村民們也不敢想得太好,但隻要能以麥子的價格收購,他們種這一場,就絕不會虧。
畢竟,前幾天的宣講他們可聽得真真兒的,這新糧種不僅好種、皮實,產量還大。
各村都有像秦老頭這種,被宋念選去參與土豆催芽工作的村民,這段日子,完成工作後,他們已經陸陸續續地回家,都說新種子是真的很好種。
一個人可能說謊,這麼多人總不會人人都說假話吧,沒有個十成十,也有個七八成。
因此,縣衙一說要各村派人來領取本村的糧種,一下子就都熱鬨了起來。
最有力氣、最穩妥的男人被選出來了。
但彆人也不放心,還怕他們嘴巴笨挑不上最好的呢,於是,能說會道的老婆子也跟來了。
又有那心思窄的,還怕去的這幾個人達成一致,偷摸藏幾個土豆留給自家,於是招呼都不打地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就守在了村口,
而像各村的村長,即使自己不來,也要派自家會識字的兒子孫子過來一趟,就怕村裡人大字不識一個,和官吏溝通不好,從而耽誤了事兒。
這還不止,到最後,想順便去湊個熱鬨,再進城轉轉的村民也出動了。
於是,到了城門口,一邊是壯年男人在排隊等待領取糧種,另一邊是大姑娘小媳婦,老太太小孩子,在嘰嘰喳喳地說著話。
縣城裡的小商小販嗅覺最靈敏了,不過是一早晨的功夫,就在城門口形成了個鬆散的臨時的小集市,賣點針頭線腦之類的。
而在這些人附近,宋筠和宋策宋箴正在“代老爹巡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