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家事(1 / 2)

“去找你爸爸嗎?”趙芸香開始考慮這件事的可能性。

“媽媽,去吧去吧!帶上哥哥一起。上次聽小舅說,哥哥在學前班學習可厲害啦!次次考第一。爸爸要是知道,肯定也會高興的。”周園園添了一把火。

聽園園說起周家勝上學前班的事,趙芸香的嘴角不由得往上翹了翹。

今年九月份,三合鎮上的雛鷹幼兒園,招收一批六到八歲的學齡前兒童,辦一個學前班。

雛鷹幼兒園是三合鎮唯一的一家幼兒園,裡麵的孩子大都是父母在鎮上有單位有工作的。雛鷹幼兒園在三合鎮周邊村子裡,就是後世的“貴族學校“的存在。

在那個年代,家家戶戶孩子都多,從大到小一大串的,一家有三五個親兄妹是很常見的事。孩子雖然多,卻沒有哪一家農戶會把自家孩子送到幼兒園去的。很多人認為,孩子到了八歲直接去上小學就好了,上什麼幼兒園?浪費!

孩子多了,父母身上的負擔也重了,在農村裡,一家大小能填飽肚子都是一件奢侈的事。哪有閒錢去上幼兒園?

但是,看見雛鷹幼兒園出來的小朋友們一個個穿的乾淨整潔而又有禮貌,村民們還是很羨慕的。

雛鷹幼兒園這次的學前班招收二十人,最重要的是,這次的學前班,不用自己掏錢,學費和生活費都由鎮上出,算是給三合鎮給下屬單位的福利。

趙芸香的弟弟趙國輝是三合鎮供銷社的主任,剛好在上半年被評為工作先進模範,所以獲得了一個免費上幼兒園的名額。

趙國輝剛結婚不久,自己還沒有孩子。趙國輝和老婆徐麗琴商量了一下,乾脆把這個名額給了趙芸香的兒子周家勝。一來,趙國輝隻有趙芸香這麼一個親姐姐,外甥周家勝今年剛好滿六周歲,符合學前班的招生條件。二來,鎮上的領導說了,自家沒有符合年齡的孩子,親戚家的也可以。

周家勝能去鎮上上學,趙芸香當然高興。這個年紀的孩子,正是精力充沛而又愛淘氣的時候。周家勝除了每天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剩下的大把時間就是和一大堆孩子在一起,滿村子地瘋玩。

周家勝聰明伶俐的,從小就喜歡學習。周誌新在家的時候,為孩子們買了一堆小人書。周家勝看到津津有味的,經常纏著趙芸香教他認書上的字,不知不覺的,周家勝認識的字不算少了。

要不是趙芸香在周家過的艱難,早就想讓園園兄妹倆去鎮上上幼兒園了。在趙芸香看來,學多點知識是好事,保不準什麼時候就用上了。

趙芸香自己初中畢業,在農村裡算是有點文化的。正因為她看的懂服裝書上的款式和裁剪比例,才學會了一手裁縫的好手藝。

趙芸香縫製的衣服,有時會在在收腰處多打一個褶子,有時會在褲腳處收小兩分,做出來愣是比彆的裁縫做的看起來好看。所以周家村很多大姑娘小媳婦,都喜歡找趙芸香做衣服。

周家勝上學後,每個星期一,趙國輝都會起個大早從三合鎮趕到周家村,接周家勝去鎮上。趙國輝有自行車,從三合鎮到周家村,二十多分鐘就夠了。要是讓趙芸香自己走路送孩子上學,差不多要花一個多小時。

到星期六下午學校放假,趙國輝才會把外甥送回周家。

周家勝喜歡學習,性格也很不錯,在學前班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沒有什麼比的上看著自家孩子出息來的高興。

園園說的話,算是說進趙芸香心坎裡去了。這半年來,周家勝的變化很大,從一個淘小子變成了一個斯斯文文的小男孩,趙芸香真的很想讓丈夫周誌新看看,他們的兒子,長大了。

可是,從周家村去周誌新的部隊,要坐汽車還要坐火車。周誌新每個月寄回家工資,趙芸香都一分不落地交給吳金鳳了。趙芸香自己空閒時幫人做衣服,一件也就收三幾毛的加工費,平時家裡油鹽什麼的都要開支,可以說,趙芸香的口袋裡根本沒剩下幾塊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