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誌強知道自己是在遷怒周春平,但是,他就是控製不住自己。
一家人到農村後,除了周春平,所有人都變成了農村戶口,這個落差,周誌強小時候不懂,長大後就懂了。
三合鎮上有些年輕人,父母是國家工人,所以沾了父母的光,戶口是城鎮的。
那時候的城鎮戶口,國家包分配工作。農村戶口的呢?不管你多能乾多有本事,隻能在村裡種地。
周誌強眼見著小時候不如他的同學就因為有個城鎮戶口,長大後分配在三合鎮上工作,每天明亮的辦公室坐著,做事輕鬆,一個月就有十幾塊錢工資。
周誌強自己呢?天天跟著生產隊下地乾活,累死累活一年到頭,還賺不到兩塊錢。
這強大的落差讓周誌強快瘋了。有時候三兩個同學聚會,總會說起那些有戶口有工作的同學多讓人羨慕。周誌強都會在心裡說:要不是他家老頭子發瘋,他就是那些同學心裡羨慕的一個。
久而久之,周誌強就把眼光盯向了周春平的工作。
周春平自己還是城市戶口,在糧管所上班。那時候的政策,是可以父職子替的,叫做頂班。
意思就是說,要是家裡的父母是城鎮戶口,有工作的,孩子就算是農村戶口,在父母退休的時候,孩子可以轉為城鎮戶口,頂替父親或母親的工作。
也就是說,在周春平退休的時候,周家的三子一女中,有一個人可以頂周春平的班,變成吃商品糧的國家工人。
周誌強一直以為周春平會把這個工作機會留給自己。周家三兄弟,老大周誌剛是周家村的會計,他那份工作,一般吃商品糧的人還比不上。老三周誌新自己在部隊發展,前途似錦,肯定不稀罕回來搶老頭子的餘蔭。
周誌強認為自己混的最差,學了兩年木匠手藝,隻學了個半吊子。幫人打打櫃子做幾張板凳還可以,做到其他大件家具,卻沒那個能耐。
正常人家都是偏疼弱勢的兒女,他周誌強混的不好,正是需要老人們幫扶的時候啊!再說了,他老娘吳金鳳一直喜歡他,隻要老娘堅持讓他頂班,就算老爹也要多考慮考慮。周誌強想。
至於老四周誌美,一個丫頭片子,哪有兒子來的重要?他家老頭子總不可能腦袋發昏把這麼好的事留給閨女,不給兒子。
周誌強當時沒想到妥妥的事,硬是被妹妹周誌美橫插了一杆子,弄沒了。
周春平還真的把頂班的機會給了老四周誌美,周誌強隻要想起這件事,氣就不打一處來。
這個妹妹,他不稀罕。
從小到大,周誌美都愛偷奸耍滑。學習不努力,整天愛打扮,在學校就是混日子的。
初中畢業後,周誌美不肯下地做事,磨著二老讓她在家做點家務,閒的發慌時就知道找幾個嫂子的碴。
老爹老娘還把周誌美當寶一樣,連那麼珍貴的城市戶口,都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