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可不像後世,有錢什麼都能買的到。這時候買布,是需要布票的,一人一年的布票供應,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三尺。家家戶戶都是大人穿的衣服舊了改給孩子穿,大孩子的衣服小了給下麵的弟弟妹妹穿。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一件衣服穿到破的不能再破,才完成它作為一件衣服的使命。不要以為此時的破布可以扔了,再小塊的布,都可以拿來納鞋底。
哪個村裡有這麼牛的人物?竟然可以弄到布匹來賣?
周園園神色一動,拉了拉周家勝的小手,悄悄地跟在了兩個小媳婦的身後。
在這個年代,就連供銷社的布匹供應,也是有數的。趙國輝作為供銷社的主任,他的權限也不過是弄幾塊布頭,至於上了三五尺的布,趙國輝去買也要手上有布票。
“桂芳,這事咱們回去再說。”被稱作春花娘的小媳婦嚇了一跳,趕緊看了看周圍,發現沒有人注意到桂芳說的話,才算是鬆了口氣。
春花娘和桂芳都是李家村的。李家村離三合鎮不遠,隻有十幾裡路。春花娘叫做黃衛紅,娘家在秀水村。桂芳姓曹,是李家村村長家的二兒媳。
黃衛紅和曹桂芳在同一天嫁進李家村,兩人又先後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有著這麼相似的經曆,黃衛紅和曹桂芳這些年的關係一直不錯。
黃衛紅昨天回娘家,看見一向窮的叮當響的娘家多了兩匹卡其布,不由得吃了一驚。這個年代,誰家買布都是三五尺的買,一下子買兩匹布的人,黃衛紅還沒見過。再說了,什麼時候她娘家這麼有錢買的起兩匹布了?
黃衛紅的嫂子穿著新褲子在黃衛紅麵前顯擺了一圈,說布是小叔子黃衛東托關係弄回來,黃家人人有份,不過嫁出去的小姑子可不算黃家人了。
黃衛紅未出嫁時和嫂子的關係不大好,雖然眼熱,卻也說不出什麼。
黃家老娘心疼女兒,臨走時,偷偷塞了兩塊布給黃衛紅。一塊藍色一塊青色的,說是黃衛紅的弟弟黃衛東特地給她留的。
黃家老娘還一個勁地衝著黃衛紅誇小兒子出息了,在鎮上混了不到兩個月,不僅拿了兩匹布回來,還給了她兩塊錢。
不過黃老娘有些遺憾,這麼多的布,自己家又穿不完,與其便宜了大兒媳,還不如拿多點錢給自己呢!
黃衛紅沒有理會老娘的絮絮叨叨,拎著兩塊布回了家。黃衛紅不傻,雖然不知道她兄弟的那些布是怎麼得來的,但是黃衛紅不是很相信老娘的說辭。
弟弟黃衛東再有本事,也才十六歲,做什麼事能得到這麼高的報酬?想想都不可能。再聯想起老娘那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說不定這些布來路不正?
說來也巧,黃衛紅剛回到家,還沒來得及收起兩塊布,曹桂芳就來串門了。
小媳婦們都喜歡攀比,特彆是曹桂芳,見黃衛紅那個窮的叮當響的娘家竟然拿的出兩塊卡其布做回禮,眼睛都睜大了。
為了打消曹桂芳的疑慮,黃衛紅隻好說布是自己從娘家村子裡買的,處理貨,不值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