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芸香心裡膈應周春平他們,用“你家”這個稱謂來代替了以前的“咱們家”,不知道周誌新是不是心事重重,這會兒竟然沒聽出來。
從周園園昏迷到現在,周誌新那晚發生的事趙芸香也算知道了個七七八八,這些天來,趙芸香隻要想起周誌新被周春平父子那樣“對待”,一直氣的不得了。
在趙芸香看來,周春平一家子都是狼心狗肺的東西,和他們走的近了,保不準什麼時候就被他們暗算。周誌新這次是命好才逃過一劫。趙芸香光是想想那晚的驚險,就恨不得離周春平一家子遠遠的,最好以後都不要再往來。
“芸香,那······那畢竟是我的爸媽······”周誌新說這些話的時候,覺得自己好難張開口。
這世上還會有其它人對自己親生兒子下手嗎?周誌新不知道,不過,他相信他自己是絕對不會的。園園和家勝都是他心中的寶貝,周誌新寧願自己受傷,也舍不得孩子們受半點苦。他畢竟是這個家的男人,再大再難的事都需要他來掌舵。周誌新也很想不再理會周春平一家,可是,這在農村來說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
儘管周春平這樣對他,周誌新卻還是不能恨,在農村裡,“家族”是一個很強大的觀念,深深地紮根在眾人的腦子裡。做長輩的對小輩喊打喊殺,那是因為小輩沒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做小輩卻不能對長輩有半點不恭敬,至少在眾人的眼裡,父慈子孝才是這世上的王道。
這些都是根深蒂固的老思想,不用有文字記錄,一代接一代的人都會規規矩矩地遵守。周誌新被周春平他們暗算,就算周誌新當時嚷嚷出來讓鄉親們評理,估計鄉親們都會以“父子之間哪來的隔夜仇”這樣的話來應對。
周春平雖然黑心爛肺的,可是,隻要他頭上還頂著“周誌新生父”的帽子,周誌新就不能站出來在人前指責他,要不然,不僅僅是周誌新會被人罵不孝,就連趙芸香母子三人的日子,也要被周誌新牽連,被眾人排斥。
這才是周誌新決定妥協的最大原因。周誌新寧願自己受苦,也不願意自己的妻兒活在彆人鄙視的眼光之下。這也是華夏幾千年來很多人的悲哀,一味的“孝順”,不分青紅皂白的“孝順”,正是滋長周春平這種毒瘤的溫床。
周誌新也曾經懷疑過自己的身世,為什麼從小到大吳金鳳一直對他不親?
這個年代,不少人家都是缺衣少食的,為了一大家子活命,把剛出生的孩子給扔了,也不是件稀奇的事。
周誌新覺得,不管他是不是周春平的親生兒子,就憑著周春平他們養大了自己,他都應該感恩。這個年月,自家的孩子都養不過來,周春平他們能養大他,本身就是一份極大的恩德。
如果他真的是周春平從外麵抱來的,是因為他的家人把他拋棄了嗎?
隻要想到這些,周誌新就不敢再深想下去,他寧願讓自己保留著一點希望,希望自己並不是個被父母拋棄的小孩,也好過去追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