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手機版:
</br>
第一百二七章,更新
“子敬和阿元到了京城來,村裡的學堂那邊怎麼辦? ”李問問道。
“秀林,也就是老村中的三兒子,李秀林,你還記得不? ”李山穀怕兒子忘記這麼一個人 ,還特意的提了這麼一句,“前兩年他考上了秀才,看秀林那孩子的意思,應該是不想再往下 麵考下去的了,所以子敬和小元他們一走,秀林就回了村子當先生教書。”
以前村裡的人都說李秀林是文曲星下凡,誰想到後麵是他兒子一路考到了狀元。大概也是 因為他兒子考了狀元,李秀林才徹底放棄了繼續科考的心。不過李秀林要願意回去村裡教書, 到底也是個好的,都是一個村裡的人,曰後多少都會相互照顧,總比人在外頭強。
現在外頭有多少人擠破了頭皮,想進來他們李家村的都沒機會,他們自個村裡的人,自然 是要第一個先照顧了。
“哦,是秀林哥啊,我記得的,秀林哥要願意回去村子教書,也是好的。咱們村裡現在當 教書先生也是不錯的,秀林哥要在村裡教孩子們讀書,往後也能輕鬆,還能照顧著家裡頭 李問點了點頭,記得李秀林這麼一個人,他記得他小時候李秀林就是個童生了,考了這麼多年 才考上了秀才,這不免讓他心裡一陣唏噓。
但是這也是普通人讀書考舉之路,到了院試往後麵,年紀上了三十的考生都已經不少了。 畢竟天才隻是少數,像沈子敬和陸知書他們這幾個人,都是百裡挑一的,但是如今考過了殿試 的不過也隻是他和陸知書兩個人,沈子敬和蘇元兩人還在為考會試而做準備。
三年又三年,不是那麼多人有精力和錢財熬得起的,就算是考過了殿試,後麵還要看拍的 名次和運氣,所以說白一句,科舉隻是一條道路,走過了隻是到了下一個起點。因而有許多的 讀書人在半途就放棄了,這是可以理解的。
說到了劉秀林,李問就想起七叔公,李問問道,“阿爹,七叔公的身體還好嗎?我記得七 叔公今年有七十多八十了吧?”
“嗯,是啊,老爺子高壽。老爺子的身體還硬朗著呢,每日都還一個人拄著拐杖、走到村 口的大樹下坐著和大夥聊天說話呢。”李山穀想起老爺子的那個脾氣,都一把年紀了,還每曰 都拄著拐杖到村子裡到處走,還不肯讓下麵的孫兒們掙扶一把,他們都生怕老爺子不小心痛著 碰著了。
“哈哈,是嗎,那挺好的啊。”李問想到自己小時候還揪過老爺子的胡子,這一不經意間 ,十幾年就過去了,老爺子應該也有七十多八十了。在這古代裡麵,是少有人能活到這個年紀 的。
不過聽到他阿爹說老爺子的身子硬朗,每日還到村中走動,他倒是放心了,希望老爺子能 活到一百歲吧,他笑著說道,“咱們李家村還沒出過百歲老人,希望七叔公能活到百歲。”
“哈哈,自然是要的。等回去,阿爹得把你這話告訴老爺子,老爺子聽著了,準是會高興 ,這一高興,肯定就一口氣活過百歲了。”李山穀說到了老爺子到村中的樹下,每日都是說咱 們李家村出了一個狀元郎的事。
說得李問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七叔公這還是對他盲目崇拜了啊。
李問還問起了村裡的一些事,從他阿爹的嘴裡聽到村裡的人和事,似乎昨日他還是李家村 的那個李三寶,一轉眼他就成了京城的六元郎了。
“是了,阿爹,你在信中說你當了村長的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都給我說一說吧。” 往曰隻能從書信中得知家中的情況,如今他阿爹到了京城來,能當麵坐在一起說說話,是他不 敢想的事。
如今他阿爹能來京城,這對他來說還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
李山穀說起了李家村裡的一些事,說到族裡的長老和村中的村民們一致決定讓他當了村長 的事,他也是很無奈,“原本我是不想當這個村長的,讓彆人當就好。如今這事兒多的啊,整 日都忙不過來。”
原本這一次他沒想親自帶人上京城來的,隻是想到兩個兒子都去了京城,他這個親爹不去 看上一眼,總是不大放心,所以人就來了。
“哈哈……既然大家都選了阿爹你當村長,這村長阿爹你就先當著唄。”李問笑道,“咱 們李家村還是需要一個能說話拿主意的人,這個村長的人選還是很重要的。
阿爹你可以先當個三五年,培養出下一個能乾的,再把村長的位置傳給下一個人去當。我 這些年不常回去,村裡的人和事也不是那麼的懂,這些事還要阿爹和族裡的叔叔伯伯們多費心 思了。”
“行行,阿爹知曉。”李山穀是個明白人,他兒子在京城當了官,他們整個李氏家族都跟 著榮耀,如今他們整個李家村都變得不一樣了。不過正也是因為兒子在京城當了官,他們更要 管束好族人,不能拖了後腿。
_些事情,父子兩個沒有明說,不過大家的心裡都明白。
“來,咱們乾一杯。”李問端起桌上的杯子,敬他阿爹和好友。
幾個人碰了碰杯子,喝了一杯酒,後麵吃了一些菜,說著話,外麵的天就黑了。
知道他阿爹帶了村裡的人來,李問見了兩個族叔,當麵問候了兩位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