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林書院,位於京城以南,五嶽山頂。
山腳下,矗立著一塊石碑,寫著翰林書院四個大字。
大字下,是一排排校規,甚是嚴苛。
自山腳往上看,除了登頂的盤雲梯,還可看到一座用巨石雕刻的文神像,壯觀而巍峨。
“聽說翰林書院除了分班以外,還要報學科,琉玉,你準備報什麼?”鄭從文作為蘇琉玉的忠實小粉絲,自然是打定主意一直跟著。
眾人也是一臉好奇,這報學科很重要,也是翰林書院的一大特點。
學科的先生都是在朝任職的官員,每十天來一次書院教書。
選定學科後,大多以後為官都會在其學科範圍之內。
比如律法科,大多在刑部任職。
農學,水學,一般在工部任職。
但大多人還是會選文科,範圍選擇廣,實權也多。
“我報經算科,你們彆學我,報自己擅長的,以後想往哪一方麵任職都要考慮好。”
經算?
這一科有什麼用?
貌似是戶部征稅方麵?那有什麼實權。
宋彥之冷峭的眉宇微皺,看了蘇琉玉一眼,似不讚同。
“琉玉你真的想好了?”林斐問了一句。
這也太大才小用了。
“嗯,想好了,不過學科暫時是次要的,主要還是科考,重點彆忘了。”
眾人受教的點點頭,除了於良說報律法科,大多人還是文科一項。
一行人爬上了山,入目望去,是一排排青瓦白牆的學舍,比秦山書院要大上十倍不止。
“不愧是翰林書院。”也太壯觀了。
學舍裡,來往著不少穿著白色大袍的讀書人,皆用發帶束著發,規格統一又嚴謹。
乍然看到上百名讀書人上山,都皆是駐足好奇觀看。
守山山長看到來人,趕緊迎了上去。
“這位,可是咱們小三元?”
來人身材微胖,又穿著白色大袍,更顯得臃腫,他語氣帶著詢問,又掃了眼站在蘇琉玉身後的一幫人。
“正是,學生來此,特帶同窗過來報道。”
“......”
什麼?
這麼多?
他們是收到了消息,說蘇琉玉要帶同窗過來,但這同窗也太多了。
“額,小三元請稍後,我還得問問院長。”他抱歉一笑,趕緊溜了。
蘇琉玉帶兩百名同窗過來的消息又傳遍了整個書院。
院長都震驚了,但這是太後親自下的懿旨,他還不能拒絕。
“這蘇琉玉,也太不把我們翰林書院放在眼裡了。”院長冷笑一聲,吩咐下去道:“把這兩百名學生都分在一處,隨便找個先生,也無需多管束,讓他們自生自滅。”
山長點點頭,轉頭吩咐下去了。
他傳消息的時候還有點忐忑,生怕這幫學生鬨起來。
但沒想到他們非但沒鬨,還特彆振奮。
“真的嗎?咱們一個班?臥槽,這院長也太好了吧。”
“琉玉兄,真沒想到咱們分到了一處,這也太爽了。”
“以後有課業上麵不懂的就可以直接請教琉玉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