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少年離去,那股空氣裡的壓迫感終於消散了些。
淑妃鬆了一口氣,因為心裡歡喜,走路的步伐都感覺輕快了不少。
從密道出來,換了寢衣,正準備上床,而就在這個時候,當值宮女快步的扣響寢宮的門。
“娘娘,皇上又生氣,正喚您過去呢。”
淑妃絕豔的眉宇一皺,閃過一絲厭惡,隨後淡淡道:
“知道了。”
外殿的宮女簇擁進門,淑妃穿上奢華的宮裝,也未施粉黛,便感到了皇帝寢宮。
一進門,老皇帝顯然氣得不輕。
而正下首,跪著的人,正是老皇帝身邊的紅人,林巡林大人。
淑妃皺眉。
這兩人,不是向來很好嗎?
那林巡,可是最得聖心的人,怎麼......
她緩步走了進去,那林巡也不避諱,直接開口道:
“皇上,您息怒,朝華閣動工是遲早的事情。”
朝華閣?
淑妃想起來了。
前些日子老皇帝又恩寵了一個宮女,很是喜愛,還下令建造一間湖心閣,但現在皇宮虛有其表,哪裡有銀子?
“等等等,朕要等到什麼時候!”
“殿試!皇上,等到殿試後,臣就給您安排,臣最近有個事情一直待確定。”
“那你快點,朕等你。”
“臣遵旨。”
......
會試榜一發完,五日後,便是殿選。
由皇帝親自擬定考題。
和會試不同的是,這次,隻考一篇策論。
考場設立在皇宮內,自卯時入宮進場,待黃昏後,選定進士名額。
三月的天,多是細雨綿綿,晨起,京城便籠罩著一股陰霾。
天氣雖涼,但眾人的熱情絲毫不減。
今日,他們華南的小三元就要進宮,還有可能成為六元及第的狀元郎。
他們怎麼能不激動,怎麼能不忐忑!
元大老爺的炮竹都準備好了,自皇宮正門外一直鋪到南城,浩浩蕩蕩一條。
不僅如此,主街周圍的酒樓也被京城百姓全部占滿。
如過節一般,熱鬨沸騰。
外麵人聲鼎沸,而蘇家小院的氣氛,卻第一次,格外的沉重。
“琉玉,今此過後,萬事需謹言慎行,緩步圖之,如遇難事,可與師父商量,不可一意孤行。”
沈懷舟為蘇琉玉冠發,清澈的嗓音緩緩開口,耐心而又慎重。
蘇琉玉從鏡中看向沈懷舟。
“以後,還有機會和師父同住一處嗎。”
蘇琉玉十歲遇到沈懷舟。
得他教導學業三年。
自打秦山書院山腳下那處小院開始,直到京城,兩人都住在一處。
入了宮,進宮程序繁雜,再也不像如今這般,轉個回廊,開個門就見到。
沈懷舟把玉簪插入她的束發中,笑了笑。
“想見了,傳喚一聲便是了。”
“師父你不能住在宮裡嗎?”
“這於禮不合。”
沈懷舟看著鏡中如玉般的小少年,讚歎一句:“玉哥兒是真的長大了。”
他甚少這樣親昵的喚她,哥兒的稱呼,就如同乳名,此時他這樣喚她,蘇琉玉心裡有點那麼個不是滋味。
“時辰不早了,走吧。”
沈懷舟拍拍她的肩膀,當先出了門。
院門外,宋丞相和林秀芸已經在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