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琉玉算是明白了。
這小子平日裡雖靦腆,估計在心裡沒少開口。
這就像網聊,在網上聊天廢話一大堆的人見了麵竟然屁都不放一個。
這張震兄就屬於這一類人。
而她因為批折子的習慣,大多回複不會太多字。
一般就是。
“朕心甚悅。”
“朕安。”
“朕益甚想你。”
有次覺得這樣回複或許傷感情,就在後麵加了一個笑臉。
“朕知道了,”
結果沒想到,今後收到的信,隔幾段冒出一個笑臉,蘇琉玉想抽死他。
這段時間,除了和同窗寫信之外,戰王爺的信,蘇琉玉也寫的很勤。
她知道,這朋友分開,不管多深的感覺,肯定就淡了。
要維係關係,這寫信,當然不能少。
而且還不能是廢話,讓人煩。
要表達真正的關切之意,讓那人知道你把他放在心坎裡,時時刻刻擔心他。
“大哥,四月多雨,你的手傷沒事嗎?今日我特意去外頭尋了靈藥,對你手傷有幫助。”其實就是雲崖兒隨手做的。
又或者。
“大哥,我最近查案子,抄了一筆錢,我很開心,給大哥買了好多禮物,琉玉沒有長兄,以前都沒有分享的人,大哥不介意一定要收下。”
還有。
“大哥,你怎麼不回信,是不是嫌小弟煩了,那小弟不打擾就是,但是大哥一定當心身體,邊關風沙大,你性子又馬虎,那酒儘量少喝。”
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戰王爺起先真的沒想回。
三十多歲了,又是要謀劃那個位子,哪有時間和附屬小國的皇帝嘰嘰歪歪。
但蘇琉玉這戳心窩子的話,偶爾還給來一句小傷感,生怕自己煩了不回,這哪能頂得住?
戰王爺從小沒有母妃,十三歲去邊關打仗,在刀口下找生活。
就連自己妻子都少有見到,家信也是寥寥幾筆。
現在突然來了個小子關心,戰王爺還有點小期待。
要是路上遲了,還忍不住問問。
“順帝的信還沒送來嗎?”
“順帝最近在乾嘛?”
“順帝說了,我要少喝酒,今日就算了。”
這人的習慣嘛,都是慢慢養成的。
到最後,即使蘇琉玉偶爾忙於朝政,忘記給他寫信了,他竟然還主動過來問問。
“小弟,是不是有人煩你了,哥給你出頭。”
“小弟,彆理那些個文臣,還是興兵吧。”
“小弟,你怎麼還不回複?”
一來二往,兩人信上的聊天,感情是出奇的好。
到後來,蘇琉玉就是抱怨了一句沒錢。
戰王爺直接從大齊送來一千萬兩雪花白銀。
送過來的時候蘇琉玉正在禦書房覲見大臣,那大臣聽了後,立馬把消息傳了出去。
那些文臣更加老實了。
這順帝背後不止有兵的。
還有個大腿子靠著呢。
得罪不起,溜了溜了,還是老老實實聽皇上話,想想自己腦袋吧。
而蘇琉玉拿到那錢,終於把大力發展農耕的聖旨,頒發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