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科舉之路最新章節!
一道道調令自皇宮發往各府邸。
幾家歡喜幾家愁。
要說如今京城新貴。
當屬工部尚書鄭大人。
連升兩元,實屬罕見。
如今鄭府府邸都要被京城中人踏破了。
拜訪的,攀親的,絡繹不絕。
就連酒席,鄭大人都去了無數次。
席上,眾位大人笑的殷勤。
“鄭大人現在深受皇上器重,下官可否請教一二?”
“皇上心思我等實在猜不透啊。”
“不知聖意讓我等喘喘不安啊。”
原六部尚書是刑坤黨派,已經全部調離出京。
除了鄭大人升任工部,其餘五部都是尚書侍郎升上去的。
這雖然升上去了。
但皇上說了,要是不乾實事,就滾回家去。
腐敗十三年的大魏要重新運轉建國,讓各位文官一時之間不知從哪裡下手。
鄭大人放下酒杯,目光流露出崇拜。
朝天拱手一禮,又道:
“皇上乃大魏千古明君,所知所學所用讓本官實在佩服。”
眾位尚書連忙附和。
“鄭大人所言極是,皇上朝政方麵,就連先帝都不能及的。”
鄭大人點點頭,表示讚同。
“皇上說了,首當其要的,便是重農興水,讓我大魏人人吃飽,其次的,暫且不談。”
這句話讓人有點疑惑了。
“大人可否細細說來?這重農興水,我等雖然知道,但是從何處下手啊。”
這話一出,鄭大人看著各位同朝大臣,心裡歎了口氣。
皇上建設獨到,但這些朝臣,還真是,一無用處啊。
難怪皇上不滿朝堂。
不過能問他,也不算無可救藥。
他略略調整思路,又道:“而今,興水有河道總督,我們要做的,就是重農。”
“開荒地,興良田,戶部尚書,這田產登記,荒地減稅方麵你就要注意了。”
“我聽皇上說,因為偽帝苛政,不少百姓逃至深山,這匪患問題,刑部尚書還得通知各州府啊。”
“皇上重視科考,在京中有長白補習班供各位寒窗讀書人有所束脩讀書,禮部尚書,不如從此地入手。”
他說的這些,都是皇上和他偶爾提及的,如今由他來說,也算全了這些尚書的麵子。
幾人聽到這些見解,都恍然大悟,恨不得現在就按照皇令去辦,讓自己有所政績,不受皇上嫌棄。
這酒,就沒興趣喝了。
眾人已有思路,趕緊敬了鄭大人一杯,就回去了。
現在必須要振作起來了,現在的大魏,可不是以前了。
蘇琉玉發現,自從調任後,朝堂這些個文臣像是開了竅一般。
還真做了不少實事。
讓她實在是輕鬆不少。
現在就等秋收,看看效益,其餘的安排,急不得。
但她也不會閒著。
先把大魏的礦脈全部收歸國有,順便在京城北部,建了一座軍工坊。
把雲崖兒的五百萬兩花了一半,讓她實在是肉痛。
軍工坊,研發各種武器暗器,不僅如此,還要做彈簧,螺絲這些鐵器配件。
都是為了以後建造各種大型建築,所以這些不可或缺。
蘇琉玉一有空蹲在工坊,和打鐵師父打鐵。
本來那個打鐵師父不帶她。
看她瘦的跟雞似的,表示有點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