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國使臣終於走了。
留下厚厚的一疊訂單,這下各州府酒廠可有的忙了。
大齊使臣不願意走。
他準備等初一,買了長白雜誌回國之後才走。
趁著這個時間把往期雜誌也收全了,帶回國給皇上看。
《長白雜誌》講的是大魏順帝,這書刊,沒有引進大齊。
但皇上一定喜歡。
就憑著皇上寶貝順帝那樣子,估計比他還迷。
大齊使臣姓王,長的不出眾,還比較矮,但那張嘴,卻是伶牙俐齒,談判少有輸過。
但要說服誰,那還是順帝。
北荒首戰,割三城,他去談的。
伐金首戰,送戰書,他去送的。
和順帝打交道不是一次兩次。
論氣人,論謀略,論擅辯,那還是順帝第一。
但他敢稱第二,雖然他這第二離第一那差的不止一點半點。
不過順帝收徒,他保證立馬跪下磕三個響頭,半點不帶猶豫的。
典型的終極小粉絲。
“你這一天天不在使館呆著,總過來磨朕,你們皇上也不管管?”
蘇琉玉批折子他就在禦書房門外。
蘇琉玉去承明殿,他就在路上隨行。
跟屁蟲啊。
人家米大人都沒有這麼粘人。
“皇上,臣想和你把酒言歡。”
求把臣賣了。
蘇琉玉表示,沒興趣。
“不如在大魏住下,收買你,你願意嗎?”
“皇上,彆逗臣了,您要臣做什麼,臣保證幫您,什麼買不買的,臣就是皇上的人,自家兄弟,不講兩家話。”
“......”
得了,又來個拍馬屁的。
“這樣吧,不如在我京都,我為大齊建個大使館,咱們兩國,增進增進感情。”
什麼意思?
王大人有點不懂。
“這大使館和使館有什麼不一樣嗎?還請皇上講解一二。”
他立馬一副虛心求教的態度。
“當然不同,第一,大使館是你大齊國土,第二,大使館管理大魏中大齊百姓,第三,兩國文化深入交流,第四,若有政令,可直接向大使館下達,就類似,居住在彆國的政三省。”
“那麼麻煩嗎?皇上太見外了,咱們是兄弟。”
蘇琉玉白了他一眼。
“這好處多著,我們大魏和大齊看不出什麼,但比如,這大使館開在大元那就不一樣了,我和你仔細說說。”
蘇琉玉想的比較多,這次列國過來,她這個計劃也是盤旋在腦袋裡。
她大魏,要做出口大國,全民都是生產力,大魏商道開通,這列國貿易那是勢在必行。
但大魏百姓商賈去彆國,她必須保證她百姓的安全。
這大使館就很重要了。
如果再彆國,有衝突,可以向大使館求助,百姓商賈得罪了彆國有權勢的人,那她大魏大使館就是他們的後盾。
更何況,如果建立大使館,兩國文化可以促進交流。
學習彆國文化,也是對自己的增進。
三人行,比有師,蘇琉玉不會自大覺得自己想的新政就是有效的,還需要一直不斷的學習,努力。
“臣真的受教了,皇上這考慮確實不錯,為了我兩國關係長存,此法勢在必行。”
“我們兩國使館建立後,還可以去彆國周旋,外貿,引入文化,不可或缺。”
王大人趕緊點點頭。
“本官彆的不行,但這嘴皮子的功夫倒是可以,皇上交給臣,臣去談。”
終於可以為皇上做事了,若是談妥,他就有底氣過來拜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