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打聽買宅子的明顯增多,很多人都排著隊在等。
第三個發現的是戶部。
大魏百姓往京城擠。
大齊商賈往大魏擠。
這京城,現在已經住不下人了。
大魏彆的州府也是,酒廠,加工廠一開,西北又靠近大齊,來的百姓更多。
要是在彆國,那是頂天的好事。
但大魏國土實在太小。
總共就六十四個州,大齊是他們大魏的三倍。
如今來了這些人,根本安置不下。
人口繁雜,就林斐這幾日協理百姓矛盾,都協理了三四起,把他給忙壞了。
戶部本想自己處理。
如今朝廷重視能臣,通過這次京城建設,頒發新政就知道了,全是皇上自個兒的同窗。
以前的老臣,皇上是看不上了。
他手底下又沒有皇上的同窗,再不做點實事,遲早被擠下去。
可是越想做好,越做不好。
無奈之下,還得親自進宮麵聖。
他跪在禦書房裡,顫巍巍啟奏。
“皇上,近日京城外地來人皆想落戶於此,臣身為戶部尚書,未能妥善處置,還請皇上責罰。”
蘇琉玉從案台間抬頭,略有些不解。
“朕記得,自開朝起,朕就下令,若外地落戶,稅收加重,各項政令皆要滿三年才可享受,且不可買宅,隻可租宅,這道禦令,你下達了嗎?”
戶部尚書擦了擦汗。
“皇上的禦令,臣自是不敢怠慢,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外來人口。”
誰不想往大魏擠,誰不想往京城擠?
蘇琉玉雖說稅收加重,但那點稅,和偽帝在朝那十幾項稅收相比,簡直不是事。
再說了,三年雖不可享受新政,但一旦落戶,子女皆可受益。
若是參軍,還可享受軍爵世襲,諸國政策,誰能和大魏相比。
“而且,最近京城這塊地,宅府價格日益上漲,皇上,若再不壓製,恐怕就遏製不住了。”
“......”
現在就要麵對房產增值的問題了嗎?
彆往京城擠啊。
京城有什麼好的。
百姓想說,特彆好。
離皇上近,就是好。
除了京城受歡迎,嶺南也受歡迎,新政試點都是嶺南府先開始,百姓也想往嶺南湊。
“還是我大魏國土太小。”
蘇琉玉歎了口氣。
“京城這塊地,朕會擴建宅府,但朕不鼓勵百姓往京城湊,我大魏各土,在今後都會繁盛,此非政令,還是靠百姓配合。”她又道:
“然後,對外來他國之人,自在我大魏境內,需遵守我大魏國法,其他的,朕再想想。”
不能限製他國入境的人。
大魏如今,必須靠這些人流通。
蘇琉玉頭疼了。
她大魏小國,也不知道這群人擠過來乾嘛。
大齊百姓表示。
都是兄弟了,不要說這麼見外的話,有好大家分嘛。
皇上兄弟論聽過沒有?
大元,京都皇宮。
元帝收到藺王的信,氣的要死。
大魏小國,苦了他兒子,他是再也忍不了了。
“來人,傳大越使者覲見。”
他薑晏晚主張連橫之道,如今大越大元聯姻,不如乘機分了這三國,讓他們無還手之力。
他看向案台上的版圖。
指尖點了點大齊。
先從此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