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州府土地,收歸國有(1 / 2)

農家科舉之路 顧家十八 6773 字 10個月前

江州小院,燭火搖曳。

內室點了安神香。

混著茶香和墨。

儒雅和閒散並存。

雕花木門輕輕被推了開來。

雲崖兒看她在案台前站著,執手寫字。

師承大家君子。

書法大氣,傲然風骨,躍如遊龍。

“又想賣字?”

他緩緩走近,一身素軟道袍隨行走擺動,手上的拂塵搖曳,透著仙風道骨。

他看向書案間的字。

‘無為而治’

蘇琉玉從書案間抬頭,把筆放下,看向他。

“雲儀,你從道心,對這四字,可有見解?”

她眉目含笑,聲音輕緩的詢問一句。

“什麼意思?”

蘇琉玉微詫。

她以為他懂。

這句,是道法之學,雲崖兒師從道家,她本想和他討論一二。

“無為而無所不為,這句,說的是治國之道。”

兩人少有談論朝政。

若是沈懷舟在,便是說個三日三夜都意猶未儘。

但如今在江州,蘇琉玉也不便多言。

她看了眼天色。

“明日,是商會,朕心裡有事,睡不著。”

雲崖兒搬了個凳子,在她旁邊坐下。

“說說?”

蘇琉玉看向書案上的字。

“明日,朕要推行新政。”

她指尖輕扶紙墨,又道。

“古來重農抑商,不無道理,大魏如今重商三年,明日商會,朕還要和商賈謀談合作,但這其中,有隱患。”

她向來是走一步,便想百步的性子。

“大魏近年產業,多屬國粹堂,朕知道,方錢他們諸多壓力,操辦鍛造坊,各項動工,他們掏了不少銀子,國之產業,他們扛著,朕甚是憂心,是以要多方合作,減輕皇商負累。”

“但是,一旦彆的商賈有了銀子,便要置辦家業,田地,房產,鋪子。”

“日後,我大魏的土地,便多是這些商賈所有,我大魏農民,便要淪為這些商賈地主的佃農,階級嚴重拉大。”

“一旦如此,這些商賈,便如同世家大戶,有製約皇權之效,朕當政,便如偽帝在朝,並不不同。”

“師父教我,故國之發展,不在於它,隻在於民,百姓都為善,則國之巔峰不遠矣。”

“是以,朕為我大魏子民,必定要遏製商賈,防止土地兼並,若不遏製,我大魏將士,以後軍爵軍功便無地可給,無地可封,我百姓也無地可種,無地安家。”

為帝當政,事事在民心。

雲崖兒對朝政不理解。

他眼前,一方鬥笠,心裡,一尺三寸,隻有一人。

他不關心百姓,隻是看她眉頭緊鎖,問了一句。

“你待如何?”

“來,雲儀,替朕研墨。”

“誰願意伺候你。”

他雖這樣說,倒是站起身,拿著墨條,在她身側細細研墨。

空氣墨香漸濃。

燭火搖曳。

兩人的影子照在牆上。

蘇琉玉拿起筆,和他並排站著,在新紙上寫上四個大字。

“土地國有。”

她筆尖點了點這四個字。

“以後,大魏田地流轉,州府土地,收歸國有,朕準備從江州開始試行,一則,江州農田稀少,二則,州府土地本就破落,無商賈大肆置辦,此處入手,便是最好。”

“江州,以後是我大魏通商國門,人口數量肯定日益劇增,江州周圍,必定要開發多出房產,這些房產,朕要和商賈合作,但這房產,卻不能都歸商賈所有。”

蘇琉玉要發展江州,要擴大江州麵積,要把江州打造成渡江通商口岸,成為經濟第一州府。

房產落戶必定先行。

但這土地,就必須要分清楚,土地承包給商賈,讓他們開發,他們租售,但他們隻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並且還要交房產稅,護住大魏國本,大魏子民。

這條,可以遏製商賈。

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