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裡是,長清村?(1 / 2)

農家科舉之路 顧家十八 6151 字 10個月前

農家科舉之路正文卷第五百六十四章這裡是,長清村?夜幕西垂,殘月高掛。

明德殿燈火通明。

老太醫跪了一地,顫巍巍的彙報。

“皇上經脈受損,以後執政握筆無甚大礙,握刀怕是再不行了。”

“這手傷也罷了,按脈象看,皇上傷及根骨,這才是大患。”

“後日禦駕出行,一路必定顛簸勞苦,皇夫還是勸勸皇上,養好龍體要緊。”

沈懷舟坐在床側,把染著血的繃帶放下。

他眼底一片痛色,把她額發小心彆在耳後,這才起身走到外殿。

“禦駕還是要安排,此次出行還有勞太醫,照顧好皇上。”

什麼!

老太醫們一驚,連忙阻止。

“但龍體傷重,要是出行......”

沈懷舟心裡歎了口氣。

“先退下吧。”

作為師父,她的性子他又怎會不懂。

向來以國事為重,禦駕出行又是準備許久,怎會耽誤?

他淨了手,除去血汙,準備去小廚房,看看熬煮的傷藥,卻不想經過回廊,發現倚在廊下的人。

“這是化瘀丸,你拿給她。”

沈懷舟沒動。

他看向月下的帶著鬥笠的雲虛子,袖中之手緊握。

“她傷重,不宜出行,有這藥,可好大半。”

雲虛子上前一步,遞給他。

“按她說的,從此之後,兩不相欠,以後貧道自也不會過來。”

沈懷舟伸出手,接過藥,看他準備離去,突然叫住了他。

“等等。”

雲虛子腳步一頓,諷刺道:

“怎麼,想找貧道算賬?”

沈懷舟看著手裡的藥囊,又看向回廊下的雲虛子。

“這位道長,不如進內一敘,喝杯茶。”

明德大殿,茶香四溢。

沈懷舟端坐在茶案間,執手點茶。

茶道靜心,君子無不愛茶,隻是自成婚,便無半點精力在熱衷此道。

他看著這茶盞,溫潤一笑。

“琉玉自小聰慧,我自承襲教導,便也想把這茶道傳授給她,但她卻不熱衷此道,隻一門心思讀書考學。”

“這些閒來消遣之物,向來不入她的眼,茶道如此,感情亦是。”

他輕抿一口茶,看向他。

“道長說她無情,但作為師父,也想為她辯駁一二。”

雲虛子手指摩挲拂塵,並沒開口。

沈懷舟目光流露出懷戀,眼眸裡全是溫柔。

“琉玉十歲拜師,當時境遇淒慘,便想著行商,貼補家用,那時文人學子讀書,不比如今,書本是奢靡之物,她便想從此處下手。”

“她說,我隻是想要讀書而已,想要更多人讀書。”

“十一歲那年瑜南洪災,這時候,她已經賺了不少銀子,說來見笑,這筆錢,她原是想著帶著她娘隱居在外,隻是百姓受苦,她於心不忍。”

“她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必要共存亡,共患難。”

“道長今日說她重傷,不是十歲,而是她十一歲。”

說到這句話,他眼裡浮出一抹痛色。

“瑜南洪災後,她雖捐了銀子,但還是想隱居在外,那時她知道她責任,便百般抗拒,被我抓回來,打了一頓,她那半點私心,在之後也不敢再有。”

“那是她第一次,為自己而活,也是最後一次。”

“為帝當政,民為本,民為先,民為重,她擔了這責任,便時時不敢相忘。”

“十三歲入朝,伐金,滅金,征元,這些年為國為民,她心裡,裝的下江山,裝的下天下,裝的下萬民,卻獨獨沒有把自己裝進去。”

沈懷舟苦笑道:

“朝臣上奏,為這皇夫之位多加諫言,她說,國未昌興,何以為家?我大魏男兒當立於天下,立於朝堂,怎能屈居後府宅院?”

“這樣一個人,又怎能說她無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