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釧噯了一聲出去了,王氏這邊也起身告辭。
下午吃了午飯,姑娘們就搬進了清遠居。邢霜這裡又熱鬨了起來,加之又是新年假期,姑娘們不必上課。每日起身了就到邢霜這兒來,除了說笑就是玩樂,邢霜在一旁看著都覺得歡快。
很快到了十五,上元節這日,一大早姑娘們來請安,邢霜就對她們道:“今兒是上元節,玉兒也出了孝期了,晚上帶你們去看花燈。”
姑娘們一聽都沸騰了,顧不得形象都站了起來,圍著邢霜七嘴八舌的吵鬨著。
“舅媽,聽說那京運河上一到上元節都是花燈,可是真的?”
“母親,你前兒給我的羊毛鬥篷,今兒我能穿麼?”
“嬸娘,我想吃糖葫蘆。”
邢霜被這一頓吵鬨,腦仁子都疼了,趕緊抬了抬手道:“快打住,一個一個來。”
姑娘們的要求其實都挺簡單,無非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倒是帶著姑娘們出門這件大事,讓邢霜有點緊張。
以前黛玉沒來的時候,上元節出去看花燈,都是賈亮的事兒。且也隻是帶著迎春探春,兩個孩子總比現在四個輕鬆。
彆看姑娘們的都懂事,可這出去玩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自家的孩子再聽話,也得防著外頭有人打主意不是?
邢霜囑咐著姑娘們自己回去準備,這頭就在緊張的布置下人,安排晚上的出行。
說起來,自家門外的這條街其實就有花燈,但始終不如集市裡的熱鬨。邢霜想著,既要給姑娘們一個美好的回憶,那就必須是最好的。她不想讓這些如花似玉的小姑娘隻做個井底之蛙,自然是想她們擁有最好的一切。
一家子奴才馬不停蹄的安排下去,一算下來,要出行的竟足足有三十多個。除了邢霜和四個姑娘,還有王氏帶著李紈,其餘的全是跟隨的家丁小廝和丫鬟們。
除了七個貼身伺候的大丫鬟,另還有十幾個前頭開道的家丁,後頭跟隨的小廝。
一切安排妥當了,轉眼也到了黃昏,邢霜帶著姑娘們去給老太太們請安,就說起了這看花燈的事兒。
賈母聽了倒沒說話,邢老太太卻道:“前門大街上有一家賣胡辣湯的,一到上元節就會出來,你去給我帶一碗回來,我也有些日子沒吃過了。”
邢霜笑道:“用給您帶些饃麼?”
邢老太道:“那是最好。”
接著賈母又囑咐了幾句,一行人便出了門,往前門大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