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1號,紹宋漫畫正式上線騰訊動漫,閱文自家生意算是,本身閱文也有配合宣傳,所以公然借地打個廣告,希望大家都去騰訊動漫收藏一下,順便看看能不能入新坑我本人對漫畫畫風是極為認可和尊重的,中間幾次騰訊動漫塗山工作室的老師也跟我有交流,真誠程度遠超我想象。
具體路徑是去騰訊動漫,找故鄉編輯組或者塗山工作室,或者直接搜索紹宋即可。
而借這個機會,也跟大家係統的聊一下紹宋本身以及我對文藝創作的一點淺薄認識。
關於紹宋。
紹宋的創作開端是不自覺的,從來沒深思熟慮的,就是寫完覆漢後,你已經意識到要吃這碗飯,吃飯就得開新書,不然沒稿費,然後編輯也在催,讀者也在問,反正就要寫一本新書。
然後在一個作者群裡,有個混蛋說寫靖康吧,寫趙構吧那我說試試吧,就寫了。
寫的時候,一邊寫開局一邊翻了宋史和續通鑒,看了一點人物傳記,一直寫到上架前,才買了王曾瑜老師的嶽飛傳和宋高宗傳,南陽劇情,才開始翻宋代官製辭典。。
現在回頭去看,完全屬於趕鴨子上架,也說明了曆史類網文中的曆史資料之詳實需求應該是處於一個微妙階段。
但與此同時,我得承認的一點是,紹宋也是我的創作黃金期。
最明顯的一點是,有些情節或者章節真的不是個人可以運作或者計劃出來的,比如說在前期什麼資料都沒有的情況下,主角投奔韓世忠的劇情,以及張永珍身死的劇情,就是一種理所當然,卻又忽然而然的創作。
我不想用靈感這個詞彙,因為寫的時候真的是不假思索的。
投奔韓世忠的劇情,是讀者推動的,上一章善意的讀者互動擺在那裡,而我自己擺出鍵盤後,很自然的就一邊想著這一段寫出來會有什麼樣的讀者反應,那一段寫出來讀者會怎麼戲謔,一邊就把情節順了出來。
張永珍的身死也隻有一點文學小技巧的輕微反用。
關鍵的是之前一卷的鋪墊,是前幾章的描述,以至於寫到這一章的時候,他已經必死無疑,主角擺在那個立場一定要去裝一裝的,雙方的戲碼都已經自然而然,不可能再變,可這個時候就會想,真正的英雄到底該是怎麼樣?真的會大公無私、忠孝為先嗎?主角真的會虛偽到頭、偽裝到底嗎?
於是,兩個簡單的反轉,讓張永珍回歸凡人,讓主角失控,構成了這本書上架前最好的一個劇情。
這種自然而然的流暢感,委實是創作過程中可遇而不可求的。
至於落雕,反倒是創作早期便預想過的劇情,早到什麼程度,早到決定寫靖康,但還沒開書時,我就在聽布袋戲配樂時想到了這個具體的劇情,和具體那個動作和台詞一定要是麵無表情,一定是要給朕射下來!
當然,這句話臨到寫時,改成了“替朕射下來”因為主角這個時候的狀態是虛脫的,所以是強撐著的語言表達,應該是更軟弱的語氣,而他即便是再虛脫、語句再軟弱,也已經事實上構成了時代的最強音,所以反而效果更好一點。
但落雕之後,就是全方位的失控到崩潰。
個人寫作狀態的下降、空虛的知識儲備、角色臉譜化的演繹,到了這個時候開始統一的暴露。
很多人不理解,網文為什麼那麼多爛尾,那麼多太監,其實不光是網文,任何一種連載類的商業文藝作品,都要麵對持續不斷更新帶來的巨大磨損,那種磨損是全方位的,從創作熱情到身體,再到作品本身,磨得你牙齒發酸,骨骼生疼,心裡長繭子,網文幾百萬字寫下來,質量下降是理所當然,是常態,同一部連載作品周期內越寫越好反而是一種很少見的狀態。
所以,這就導致了更新的拉跨。
而更新偏偏是網文的生命線,它帶來的問題是全方位的,是反過來會跟其他問題想糾纏促進的,這個時候我就有預感了,這本書怕是要難以善終,那個時候我就開始自己告訴自己,同時開始求救式的告訴少部分其他讀者,這本書的最終目標是要完本。
但是,我最終沒有想到的是,這本書會崩在基本的結構上。
因為沉默螺旋和網絡時代的流量特征,很多人都在說保全如何,一直到上個月還有什麼網絡大神在微博上罵我,但不是這樣的保全固然造成了轟動效應,引起了一直到現在都沒停下的網絡中傷,但更多的是輿論發酵和公關失策。
不要說書本身的問題,隻說黑子,早在射雕後這書就已經出現了一個不容忽視的黑子群體,他們因為更新的不滿而聚集,然後以舉報得逞為樂趣,甚至在舉報成功後私聊給我這裡麵甚至有一位知乎幾十萬粉的大,他樂此不疲的在貼吧裡表達對我的不滿和持續的嘲諷,並在知乎上保持沉默。
而這些早在保全之前。
拋開這些混亂的、攪擾視線的玩意,真正讓這本書陷入到不可挽救地步,喪失了它原本應該有的一點文學性節點在哪裡呢?
在武林,在第五卷江南之行。
彆的問題,從保全的失誤到其他章節角色和情節處理的力不從心,都隻是技術或者場外輿論問題,這裡是個全麵的結構性問題。
從這裡開始,整本書的結構失控了。
或者說,我再也沒能力維持下去了如果是有心的讀者,會發現主角東南之行過於倉促,本該在卷末定性的人物評價,居然在一開始就甩出來,這就導致了我忽然不知道該寫什麼了,於是本該屬於新一卷的北伐劇情被迫上馬,在這一卷後半段開啟一卷之內,前後內容是不搭的。
說來可笑,過了這一章,我基本上是帶著一種悲壯心態在寫了。
而真正那天早上起來,發現保全引發了輿論漩渦的時候,一方麵是氣悶,另一方麵則是意外的有一種,果然來了的感覺。
不過,最後引發的漩渦和網絡矛盾遠超我想象也是事實。
並且直接導致了我新書的風格大變和大量減少與書友交流的應激發應,我這輩子都可能會走不出這件事情的陰影,繼而產生從根本性格上的改變。同時,黜龍現在的問題是節奏壓得太緩了但這些就是後話了。
回到紹宋上,從技術角度來說,行家或者有創作經驗的讀者都能看出來,問題在江南劇情,這種預兆,在落雕後,二聖回來,白馬那章已經初現端倪,到了武林徹底崩塌。
除此之外,我個人的心態也在落雕後明顯患得患失,跟著讀者和劇情起伏不定,也算是一種知其然而不能為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