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就是王二妹也懊惱,早知道要上電視,她應該穿那件新買的紅棉襖,而不是聽幺妹的,“樸素而乾淨”,這灰撲撲的哪裡好看了?
崔建國窘迫的看著電視上說話的自己,“早知道我就多背幾遍,吃也要把稿子吃下去,這磕磕巴巴可真夠丟人的。”
“沒事的大伯,咱們本就是農民,又不是演講家,就這樣才真實
呢,一板一眼的念稿子誰不會呀,觀眾早看膩了。”
“就是,爸你這身衣服還挺合身,以後就這麼穿,精神。”友娣挽著爸爸的胳膊說。
春苗接口:“過完年咱們去深圳吧,買幾身好衣裳,也欣賞欣賞有錢人的生活。”
這主意一拍即合,因為知道年後黃外公就要去深圳幫幺妹籌備批發市場的事了,到時肯定要全家去一趟的,就當旅遊唄。
今年的年夜飯,是兩家人有史以來最開心最揚眉吐氣的一次,因為多日以來壓在他們頭頂的大帽子被摘了,他們的品行和名聲,得到電視台的認可,宣傳片播完,誰會不知道大河皮革廠呢?
用幺妹的話說,這叫馳名商標!
當然,更不消說廠裡又分了一次紅利,雖然這三個月沒大單,可進賬還是有兩萬塊,幺妹分到六千塊嘞!
吃完飯,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壓歲錢啦!五位老人掏出一遝厚厚的紅紙包,每人一個,每人一個,連最大的崔建國劉惠,最小的湯圓橄欖都有,當然……還是幺妹的最多啦!
光壓歲錢,幺妹就收到一千多塊,她的小皮包被塞得鼓鼓囊囊的,豪氣!
老人和孩子熬不住,十一點多回房休息,隻留下兄弟幾個守歲,幺妹打著哈欠回房,盤腿坐在墊子上,把她的小金庫清理一遍,加上北京藥廠的分紅,她手裡又有一萬五千塊的存款啦啦啦!
想到什麼,她趿著拖鞋,跑到樓上外公房門口,正打算敲門,忽然聽見媽媽說話聲。
“爸,這是咱們孝敬你的,你留著想吃啥用啥買點兒。”
“不行,我不能要你們錢。”
“你就收下吧,爸,以前是我不懂事,不懂您的苦心,您在中間也不好做人,她們我可不給,隻給你。”
父女倆笑笑,一笑泯恩仇。
這麼多年的心結,終於解開了。其實不是誰不好,父親是好父親,女兒也是好閨女,隻是不會溝通,不會表達彼此的愛罷了。
可雖然如此,黃外公還是不肯要她的錢,“你們心意我心領了,留著給湯圓橄欖買點吃的,我花不了什麼錢。”主要是他現在對錢不感興趣了。
十多年的牢獄生活,讓他對“金錢”這罪魁禍首敬而遠之。老爺子現在的
物質**極低,能吃飽吃得衛生就行,衣裳能穿就行,除了讀書看報下象棋,也沒彆的愛好。
不對,幺妹歪著腦袋,悄咪咪笑起來,外公還有個愛好——開車!
老司機黃奇同誌自從摸過方向盤後,對開車這事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平時顧學章不開車去上班的時候,他就早早的開著車子載著一車孩子出遊,中午去到哪兒就在哪兒吃,下午三四點再回家。
彆說陽城市大大小小的縣區公社生產隊,就是鄰市也讓他們跑遍了。
外公喜歡這樣自由自在的狀態,尤其是手握方向盤腳踩油門刹車的時候,他似乎又找回了把控人生的時候,這種掌控感,是他失而複得的幸福。
幺妹眯了眯眼,等著吧,等她小地精再有點錢,一定給外公送輛車。
此時,一直沒說話的顧學章也開口了:“爸你快收下吧,這麼多年咱們沒能在您跟前儘孝,兩萬塊也不足以彌補我跟阿柔的遺憾……”
幺妹悄悄吐吐舌頭,兩萬塊呀!
爸爸媽媽對外公可真好,他們平時都舍不得買新衣服穿的,媽媽工作忙,兩三個月才去一次商店,每次去都是大包小包給她和湯圓橄欖買。
話已至此,黃外公也就不再推辭,爽快的收下,“你們放心,我心裡有數,這錢不會落她們手裡……我還有個事,想告訴你們一下。”而不是商量。
“爸說吧,我們聽著。”
誰知,黃外公卻“嗯哼”兩聲,“外麵那個小丫頭,進來裡頭聽吧,彆凍感冒。”
幺妹一愣,不好意思的推門,噠噠噠跑過去,“哎呀外公討厭,你怎麼知道我在外頭?”
老爺子已經夠不著撫她的頭頂了,歎口氣,“我想好了,如果你們想好好做批發市場的話,年後我就不回北京了,這麼多年在那地方,我也待膩了……本來就是南方人,去南方走走,就當死前看看祖國大好河山。”
“哎呀外公你說啥呢,不許提那個字,你一定是長命百歲的老壽星喲。”
黃外公哈哈大笑,“那不叫老壽星,那叫老烏龜,隻要活得有逍遙自在,哪怕英年早逝也有意義。”
幺妹似懂非懂,反正她現在被鬨鬨的事兒搞得心情低落,一點兒也不想考慮死亡
的事。“外公還沒說是什麼事呢。”
老爺子再次歎息一聲,“年後去了深圳,我會跟黃娜媽提離婚的事,我不是個好男人,不想再耽誤她。”
甚至,有時候他覺著,周永芳雖然小心思多,愛貪小便宜,可她有責任心,外形也不錯,完全可以再找一個能給她幸福的老伴兒。
顧家三口大驚,離婚?!
“你們不用多說,我已經想好了。”老爺子擺擺手,“以後我給你們當管家,把你們的批發市場開起來,也讓我這把老骨頭出去見見世麵。”
黃柔的眼圈立馬紅了,她知道,父親能這麼痛下決心,完全是因為上次幺妹繞過周永芳和黃娜給他打電話,讓他看清了她們的真麵目,也知道以前冤枉了她。
她覺著自己真沒用,活了三十幾年沒解決的問題,讓閨女一個電話的解決了。
有時候,事情並沒有她想象的那麼複雜,太瞻前顧後反倒把自己繞進去,該告狀的時候還是得告狀……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這不,從不拐彎抹角的幺妹,此時也毫不掩飾自己的開心,“好呀,我們不會勸外公的,我們還得給你舉雙手讚成嘞!”
黃柔臉色尷尬,這孩子,再高興也不能這麼……
黃老爺子看看閨女,又看看孫女,失望又欣慰。
沒事,孫女的脾氣對他胃口就行。
第二天,大年初一,大清早天剛麻麻亮,響起稀稀落落的炮仗聲,顧家大鐵門就被拍響了。
春芽正在院裡袖著手跳橡皮筋,泥土地上有一層淡淡的白霜,老太太生怕她們滑倒,嘴裡念著讓她們去彆的地方玩兒。
“奶我去看門。”
小彩魚跑過去,不知道大年初一誰上門。
“小彩魚你們家電話一直響嘞!”說話的是蘇家溝孩子,知道規矩,也不進門,隻站在門口,好奇的看著他們院裡一排排臘肉香腸,咽了口唾沫,“昨天就響過幾次了。”
“啊?”小彩魚一愣,他們家電話響?大家這才反應過來,過年廠裡放假,所有工人都回家了,電話值班室沒人受著呢。
幺妹剛從樓上下來,還穿著她一套青綠色的真絲睡衣睡褲,眼睛沒睜開立馬就往電話值班室跑。
果然,電話還在響,也不知道響了
多久,生怕電話斷掉,她趕緊一把抓起話筒,“喂?”
“喂,你好,請問是大河皮革廠嗎?”
“是,請問您哪位?”幺妹幾乎是火箭一樣的速度,現在跑得氣喘籲籲,小臉通紅。
“我們是永州市百貨商店的,你們生產的人造革皮包有沒有樣品……”原來,是下訂單的。
幺妹抓起電話機旁的小本子和圓珠筆,迅速的記錄下來,說完後又再重複一遍,得到對方確認後才掛電話——居然是一筆三百個包的訂單!
還沒高興完呢,剛放下的電話又響起來,這次是東北打來的,直接五百個,正月初八就要來廠裡付定金,現在打電話隻是先預約。
沒一會兒,電話又響……
一整個上午,幺妹的手就沒閒過,不是在接電話就是在登記,中途小彩魚發現她一直沒回去,過來看了一眼,給她端茶倒水捏肩,忙得不亦樂乎。
到午飯時間,電話終於沒有再響了,幺妹趕緊把登記本抱到堂屋去。
1981年正月初一,大河皮革廠沸騰了。
他們居然在大年初一上午,接到了幾十個單子!
而且,都是大單,最小訂貨量都是一百隻,雖然單價跟去年比降了十塊錢,可量大就是王道啊!平均利潤少了,可銷量是數量級的增長,這不得比去年多?
包括幺妹在內,誰也想不到,他們的皮革廠居然在一夜之間出了大名,幾乎達到了全國皆知的地步!宣傳片和《石蘭晨報》上壓根沒有他們的電話號碼,可真正有心的人,愣是拿到了號碼,還大年初一也不願多等一天。
女人們“哎喲喂”叫著,幾乎快被嚇傻了。
男人們激動得麵紅耳赤,擼擼袖子立馬就要乾活,這年他媽不過了!
於是,在沉寂半個月後,大河皮革廠的機器在大年初一這天又轟鳴起來,原本安靜的院子,開始進進出出活泛起來。不用他們上門叫,聽說消息的工人們都奔赴過來,新衣服換成工作服,開乾!
第二天,高元珍一家四口來拜年,看見這副熱火朝天的景象,也是眼熱得很。要說生意和訂單,食品廠也有,可跟皮革廠比起來,那就是蚊子腿啊。
來到小姨家,高玉強和王玉明不願回家了,兩口子吃過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