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跳大神(1 / 2)

董卓被殺的早已傳遍十三州,在東郡的曹操比劉意還要早知道。

初聞狂喜不已,曹操大喜過望,拉著陳宮絮絮叨叨說了不少,多是雒陽時的舊聞,“當年我與長公主合謀刺殺董卓,可惜籌謀不足。”

曹操提起這話有點沉默,他離開雒陽不久後,劉辯命喪董卓之手。說兩者無牽連,是不可能的。

他愧對少帝。

如今呂布殺董卓,曹操恨不得拍手稱快。言語中又多了呂布的描述,雖然他和呂布相交甚淺,可呂布辦了件好事,哪個不高興的。醉意上來了曹操是把呂布吹得天上地下絕無僅有。陳宮本就有敬佩之心,被曹操這麼一吹,恨不得親眼目睹,和呂布把臂同遊。暗道日後定要親眼看看此人。

自曹操入東郡後,兩人分工合作,曹操主兵事,陳宮對外廣交好友,替曹操謀利,對內處理事務,勤勤懇懇。喜得曹操常常拉著陳宮的手說,“得公台如此,夫複何求。”

陳宮也挺高興的,覺得自己遇上了明主。乾活更加賣力,一日曹操歸來,見深夜陳宮屋內還是燈火通明,心生感歎,對陳宮道,“是操不利,害得先生日夜操勞,若是能再尋些能人來,先生也能輕鬆些。”

這句話就嘴巴上說說,曹操真有本事,也不會就拉了個陳宮入夥。不過陳宮倒是把曹操這話記在心上,暗想他的好友皆是兗州名士,飽讀經學之輩,若是能尋來為曹操效力,倒也不失為一件美談。

趁一日沐日,陳宮約上三五個好友,聊些經學旁文,再談天下大事。輪到當今天下誰為明主時,陳宮開始安利曹操的好。

“諸位有所不知,這東郡太守曹孟德乃是當世英雄,少時平定黃巾之亂,不畏強權,後董卓作亂,更與長公主等合謀刺殺董卓。之後關東軍討伐董卓,更是挺身而出。”

陳宮說完眼神亮晶晶,好似在對他們說,你們點個頭我就帶你們去。

不想眾人嗤之以鼻,為首的邊讓道,“曹操,便是那個閹黨之後?”

陳宮不覺得曹操出身哪裡有錯,英雄不問出處,他還想多美言幾句。眾人跟著邊讓笑出聲,邊讓還道,“公台,這曹操乃是閹黨之後

,公台一身美名,何苦與小人為伍,我聽說刺史有招攬賢士之意,公台何不棄曹操而去,另投明主呢。”

陳宮臉上掛不住,“文禮,非是不如,府君他真的……”

旁人便說,“是啊公台,刺史乃是漢室宗親,比起曹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今日有文禮相薦,公台必能青雲直上。”

邊讓不是普通人,他早年就名聲在外,因為善於辯論,做得一手好文章,頗受大儒等人賞識,何進就曾經征辟過邊讓,他仰慕邊讓,又怕這位大家不肯來,還變著法騙人過來,可謂是倒履相迎。邊讓在何進麵前談吐清晰,引經據典,占射辭對信手捏來,文采斐然,彆說何進想和邊讓做好朋友,當時的孔融王朗都是眼巴巴求加好友。

蔡文姬的爹蔡邕更是力薦邊讓,誇邊讓是難得一見的人才。

此後朝廷任命邊讓為揚州九江郡太守,可惜適逢天下大亂,邊讓沒待多久就辭官回家了。

即便如此,邊讓的名氣依然不減。他嘴皮子極為利索,具體例子就是代群守的袁閬去見他時,把人給懟了。

袁閬的名聲可是要比曹操好聽多了,多少也是本地半個名人。邊讓連他都不假顏色,更彆提曹操這個外來戶。

這次見麵鬨得不歡而散,陳宮沒精打采回去,不想本該在營寨操勞士兵的曹操提早回來了,見了陳宮有些小緊張,挪到陳宮身邊說,“公台,我聽聞邊先生乃是大才,昔日何進將軍都親自迎接。不知操可否有幸,能得公台引薦?”

曹操老早就有這個打算了,邊讓的名氣太大了,搞得他蠢蠢欲動。隻是他剛到東郡,人生地不熟的,沒法動員。現在手頭騰出來了,曹操是磨刀霍霍。

曹操說這話是存了討好的意思,想和兗州名士交好。他多少也算半個上流人物,大家互相認識一下。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想陳宮變了臉色,不敢看向曹操,隻是道,“文禮向來繁忙,這幾日恐怕沒時間。”

曹操不曾多想,說著那下個沐日再問問,心裡存了點小期待。打著算盤想道,這邊讓頗有美名,定要重禮挽留。

下個沐日陳宮出門時,曹操又問,“公台,幫我問問。”

陳宮笑容艱難,硬著頭皮再次

提起此事。他人覺得陳宮是不是中邪了,怎麼老說曹操好話。

“閹黨無情,今日甜言蜜語,他日就是翻臉不認人。公台,你還是從他身邊速速離去。”

再賣安利他們的友誼小船就要翻了。陳宮知趣不再說,隻是回去見曹操,臉上難免掛不住,一直閉口不談。曹操又不是傻子,嘴上笑著沒再問,心裡起了疑竇,等陳宮一走,就招來手下,尾隨陳宮探明情況。

回來時下人戰戰兢兢跪在地上,一五一十複述了,“他們說主公是閹黨之後,不屑與主公相交。還勸陳從事,讓他棄主公而去。”

曹操直接砸了手裡的漆杯,大罵道,“沽名釣譽之輩,他日我必殺之。”

**

把手頭的事務甩給劉備後,劉意拎了兩個謀士,外加一個趙雲,帶上兵馬就走了。

從冀州到長安,途經數個州,冀州下麵的兗州,邊上的豫州和荊州太遠,劉意估計不會去,從兗州穿過,到河內郡這塊,然後上長安。

入夜時候戲誌才借著蹭飯過來,還挺上道的,碗筷自備。坐在劉意身邊,腆著臉順走了一塊烤肉。

吃飽喝足戲誌才和劉意東拉西扯,“長安毗鄰涼洲,下接荊州,若是借兵,長公主可向袁術求助。素聞袁氏兄弟不合,今袁紹另立新帝。長公主可派人遊說袁術,結盟共去長安。”

戲誌才說完以後盯著劉意手裡的飯後水果,劉意非常知趣,主動把漿果遞過去,“我不知袁術性情,先孫堅棄袁術投奔於我,想必袁術顏麵無存,再去請,袁術怕是不會答應。”

當然,也有可能她和劉協被一鍋端了,統一打包回南陽。

戲誌才接過漿果,無視阿史的目光。既然劉意對袁術舉棋不定,剩下一個就是……

“長公主要向劉岱借兵?”

劉意和袁紹吵架那會,兗州刺史劉岱支持袁紹。劉意小氣巴拉的,不和劉岱這個叔叔做朋友。兵馬直接不從兗州治所昌邑過,從陳留跑到東郡,興衝衝跑去找曹操。

戲誌才對於劉意這個行為看不透,據他所知,曹操雖然小有名氣,但比起劉岱實在不夠看。劉岱不但地位比曹操高,身份還優秀。一個漢室宗親,一個閹黨之後,正常人都要劉岱,偏偏劉意…

戲誌才打量馬車上的劉意,大約這一年吃好喝好,劉意個子拔高了不少,饒是如此,她在一群糙老爺們當中,還是臉嫩歲小。

這棄劉岱找小夥伴的行為,真的像小朋友版的不和你玩了。

借兵,討伐劉岱可能性更大。

劉意沒記仇劉岱,誰都不是聖人,如果她在劉岱那個位置,她也會支持袁紹。畢竟袁紹贏了劉岱還能討個好,袁紹要是輸了劉岱才完蛋。

“先前我與劉岱有隔閡,此時我主動去求對方,好似我大方,不記仇。”劉意托著下巴想了會。主動求助,她大度,還能贏美名。被動等人,她小氣。人非聖賢,有這點小脾氣不奇怪。

戲誌才倒是琢磨出點意思,也算劉意意氣用事。如今她與袁紹開戰,人到了劉岱地盤招呼都不打一聲,慪氣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想讓劉岱自己表態。

眼下冀州戰局不明,考驗的就是劉岱站隊的功夫。袁紹輸了,有兩種選擇,投奔公孫瓚做個二把手,或者轉頭南下吞並兗州。養精蓄銳,和公孫瓚前後夾擊才是上上策。

如此一來,劉岱就是那個倒黴蛋。有句話怎麼說的,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當然劉岱的選擇很多,繼續跟袁紹稱兄道弟,錦上添花抓了劉意向袁紹獻媚。鑒於劉意此行要去長安救天子,劉岱如果不想被天下人罵死。

劉意他是不敢抓的。

這就扯出一個問題,要不要做牆頭草,給劉意這位侄女送點壓歲錢拉進一下關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