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見貂蟬(1 / 2)

劉意回去的時候把這事和劉協講了,小正太端坐在位置上,小大人似的皺眉,“蔡議郎受苦了。”

劉意在翻蔡邕的事跡,她總覺得自己對這位有點印象,可偏生想不起來。

排除荀諶等人對蔡邕的書法吹捧,焦尾琴三字總算讓劉意記起來了,敢情焦尾琴的主人公就是蔡邕。

她挺想開眼界的,見見傳說中的焦尾琴,不過自己算半個俗人,真見到寶貝了,隻會問值多少錢。

收了不必要的心思,劉協問劉意,“阿姐,那我要不要也送兩個人?”

畢竟劉協帶來的榮譽比劉意更重,劉意同意下來,說道,“我讓曹仁他們去尋蔡公之女,希望蔡公不要斷了生念。”

彆了無牽掛走了,說實話,即便劉意是長公主,她也體會到了這個時代對女性的不便。一個孤女,擱現代都不見得有多好,更何況這個時代。

劉意也算長安半個風雲人物,她探望完蔡邕後,劉協又賜人。姐弟倆的買一送一行為一下子讓蔡邕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要不是蔡邕真病著,拜訪的人不知有多少。饒是這樣,每天徘徊在蔡邕門口的人也不少。

大夥或多或少都會聊起蔡邕生平,蔡邕身上有標準的文人政治生涯,年少出名,得皇帝青睞,奈何宦官當道,陷害冷落不得誌,為躲避政敵流亡近十年。最後還是董卓召他回京。

大家道一句苦儘甘來。然後聊著聊著,就會聊到王允身上。沒辦法,上一個董卓太壞了,即便董卓愛才,大夥提起也沒什麼好臉色。

已經落幕的戲頂多回味一二,還在連載的才最帶感。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場是撕逼大戲,還是互相哭窮。亦或者多個第三者。

這個時候大家就會說了,王司徒一片忠心,為天子忍辱負重,拿下董卓,本該是鐵骨錚錚,怎麼為難起蔡公來。

然後就有人開扒了,人非聖賢,總有私情。王司徒和蔡公有私仇。

大夥就一副懂了懂了的表情。

實際上王允前期也是唯才是舉,不管對方是自己的仇敵還是冤家。可能是鏟除董卓功勞太大,王允真的有點飄了。看不到群臣對他的遠離,天子的忌憚,覺得在自己

的領導下,大漢一定能走向新的未來。

然後劉意就給了他一巴掌。

劉意的到來提醒了王允,朝中非他一人獨言。尤其是呂布,劉意沒來之前,呂布隻能依附王允。多了個劉意,呂布完全可以和劉意合作,並且劉意在董卓殘部的看法上和呂布一致。

隻有舔狗賤得慌,巴巴湊上去給打臉。一般的正常人,合夥人談不攏換下一個就是。劉意完美證明了什麼叫下一個更乖,王允死活不給董卓殘部放行,劉意沒來之前就給李傕他們許好處。

本來釋放蔡邕一事叫王允窩火不已,隨著荀諶連著走了三趟溫侯府,王允來不及生氣了。他更擔心呂布倒戈。

他跟自己人說,“他呂布原是董卓義子,若不是我勸他棄暗投明,哪有他今日儀比三司的地位,現長公主入京,他呂布忘了先前種種,轉投長公主,實在不義。”

旁人便道,“王公何出此言,長公主雖名聲貫耳,不過一介女流也。即便得了冀州,也是危巢,想她與袁紹之戰勝負難定。於長安不過三千精兵,王公今有大功,又與呂布是翁婿,她一深宮女郎如何能與王公相比。”

說了劉意這麼多壞處,有句話王允算是聽進去了。他和呂布的關係深,他們還有個貂蟬,劉意有什麼。

想到尚在府中待嫁的貂蟬,王允動了心思,問下人,“贄禮送來了沒有?”

人雖然吵了幾嘴,呂布對貂蟬還是上心的,該送的全送來了,一律不少。王允了解完沉思片刻,吩咐下人備上禮物,說是要和呂布談談婚事。

是婚事,不是公事,也不是私事。

時隔這麼久又接到王允的拜帖,還在喝酒的呂布是真的懵了,他下意識看向李儒,李儒倒是見怪不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政客就這樣,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不變的利益。

呂布這會喝了點酒,有點上頭,“先生的意思是,王公需要布的相助。”

李儒意味深長道,“溫侯,您的兵誰都想要。”

言下之意就是他呂布可以隨便挑。可這會呂布不太想挑了,每次都是他俯首稱臣,什麼時候能自己做主。

借著酒意,呂布故意問,“先生看來,誰能做長安之

主?”

李儒不意外呂布能說出這樣的話,從前呂布是沒機會,可現在不是了。不過李儒還是要敲打敲打這廝,免得浪過頭了把自己送了。

送了不要緊,李儒怕自己也一塊沒了。

你想學董卓當尚父,也不看看自己兵有多少。

“隻怕不在內,而在外。”

呂布那點酒意登時就醒了,劉意和王允兩個誰輸誰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李傕他們,這要是進來了,呂布壓哪家都是輸。

“那,布又該如何。”呂布連忙低頭討教,“還請先生替布指條明路。”

李儒理了理美須,“溫侯先前顧慮也非杞人憂天,今長公主向溫侯示好,倒可借此說服王公。”

王允在李傕這事上有點敏感,先前就鬨過不快,再讓王允掌權處理很容易出亂子。劉意雖然不清楚,不過看過往事跡,再差也比王允差不到哪去。

讓他反過來說服王允,呂布瞠目結舌,“這樣,王公他……”

這打臉打的不是一般過分。而且他呂布有必要這樣做嗎?無疑降了自己身份。

李儒給呂布解釋,“這長安隻有一家溫侯府。”

王允他氣有用嗎,有用。但是還不得回來找呂布,除非他能刨出第二位比呂布更厲害的武將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