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心散(1 / 2)

劉協尚不知曉袁術的來意,他隻是被扶著坐到明堂上,然後看劉意和袁術往來。

“臣聽聞長安有難,本該領兵前往,怎奈兗州動亂,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

提到劉岱的去世,袁術神情甚是悲切,好似劉岱生前與他交情匪淺。

“今陛下親臨兗州,臣願儘綿薄之力,奉衣食以侍陛下。待兗州平定後,整頓軍隊,討伐叛軍,使陛下重歸長安。”

劉意坐於右側,聽到袁術的話眼皮子都不抬一下。袁術想什麼她當然清楚,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和劉表的區彆無非是一個是宗室,一個是權臣。

宗室篡位輕鬆,權臣篡位稍微艱苦的。

古往今來也不是沒有權臣篡位的,上個王莽還離得近,怎麼做都教他們了。

她不說話,劉協一時不知作答,他不是不懂,隻是麵對袁術說不出拒絕的話。

“那,勞煩卿了。”

袁術自然做足姿態,說第二日就來接劉協,還說準備倉促,恐招待不周,希望劉協不要介意。

袁術走後趙雲第一個憋不住火氣,不過他發脾氣也很文氣,隻是冷冷哼了一聲,輕聲嘟囔。

劉意離他近,聽出趙雲嘴裡的詞。

叫趁人之危。

劉意反倒不怎麼生氣,她若是袁術,有天天子突然跑到自家地盤上,不拿下就是傻子。

到嘴的肉不吃白不吃。

不生氣歸不生氣,想法還是要有的,她撥著袖口的褶皺,轉首問在場其他人,“諸位有何看法?”

眾人麵麵相覷,荀諶等人沉默不語,趙雲也不說話,劉意原部隊的都不出聲,高順幾個更是不說話。最後還是曹操出聲,“當,徐徐圖之。”

因為眼下跟著袁術沒有其他辦法了。非要撕破臉的話,曹操估算了下劉意手頭的兵馬,把希望寄托在張邈身上,張邈是陳留太守,手上有兵不說,和其他幾郡關係也要好。

如果張邈能夠一呼百應,也不是贏不了。

曹操把目光放到張邈身上,劉意似乎也察覺到曹操的意圖,視線落到張邈身上不語,片刻後起身道,“今日先這樣吧。”

眾人紛紛恭送劉意和劉協離去,今日袁術到來,每人心中各有盤算。

張遼

倒是無所謂,袁術勢大,他們這支逃難的軍隊可能贏不了,若是歸順於袁術,他名義上還是侍奉天下,隻是輔佐的人有變。

可對他來說,又什麼區彆。

武將心思如此,文官又是各異,戲誌才走在荀諶前頭,笑問,“友若覺得袁術如何?”

荀諶聽出戲誌才的畫外音,他先前在袁紹手下效命。這對最後鬨得不太愉快,荀諶要是有心,借著在袁紹那邊得來的消息,去投靠袁術,想必能得到重用。

況且他本來就有打算離開劉意。

荀諶回望戲誌才,“諶以為,故鄉雖好,還需避三互。”

自本朝起就有官員回避製度,到了桓帝直接成了明文規定。除去原本的太守不能是本地人,你老婆也不可以外。還有更嚴格的規定。

舉個例子,荀諶是豫州人,去了冀州做官,冀州的趙雲來兗州當官,那麼兗州的陳宮就不能去豫州任職,冀州也不能去。

這個法子一定程度防止了底下人和當地豪強串通一氣。不過也頗為麻煩,後期幽州和冀州經常沒人選,原因就是三互法。

不過現在天下都亂成這樣了,誰還在意三互。荀諶的一番話在戲誌才聽來就是。

你叫我走,我偏不走。

可惜站在荀諶麵前的是戲誌才不是荀彧,不然打臉效果更明顯。

既然如此,戲誌才不再嬉皮笑臉,“友若以為有幾分勝算?”

荀諶反問,“誌才問何人?”

這是個有意思的問句,“難道在友若眼中,長公主和陛下非一體嗎?”

荀諶神色不變,“勝則是,若敗……”

一個都逃不掉。

不,或許能逃掉一個。

戲誌才很快又笑起來,“方才我觀長公主和陛下同行,料想此番需得陛下親自出麵。”

就不知道,張邈是怎麼想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