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來佛祖當然知道彌勒佛把假冒偽劣的“唐僧師徒”帶到大雄寶殿是何目的,但是他不能表現的太歡喜。
相反,還得怎麼生氣怎麼來。
外麵那麼多比丘尼比丘僧看著,他既要表現出身為佛祖的慈悲大度,又要表現出被冒犯的憤怒。
幸好他這近千年來演技很有長進,不然還拿捏不住其中的精髓。
靈山的菩薩、羅漢、揭諦等等等等都不是傻的,一看這情況就知道不對勁,全都打起精神看如來佛祖如何應對彌勒佛的發難。
此情此景實在眼熟,猶記得千年前,還是靈山大雄寶殿,如來佛祖就是這樣那樣這般那般一通擠兌,然後才把燃燈佛祖取而代之。
時隔千年,彌勒佛要再現當年的場麵了嗎?
不得不說,這場麵還挺激動人心的。
佛門的菩薩羅漢也是人,是人都愛看熱鬨,尤其是這種上頭交鋒的大場麵,隻要最後不會牽連到他們,當然是打的越厲害越好看。
西方人少,他們能發展成現在這樣已經是兩位聖人嘔心瀝血的成果,不管什麼樣的歪瓜裂棗,隻要肯來他們都收。
他們不是說他們自己是歪瓜裂棗,而是覺得除了他們自己之外其他的都是歪瓜裂棗。
要不是佛門門檻低,他們怎麼可能在一起共事?
多多少少得分出個三六九等來。
佛祖之下有四大菩薩,代表大悲的觀音菩薩、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薩、代表大行的普賢菩薩和代表大願的地藏王菩薩。
好巧不巧,除了常駐地府的地藏王菩薩,其他三個都是兩位聖人在封神大劫中從闡教渡來的。
不管如來佛祖是不是佛門的主事人,他們三個都會和如來佛祖同進同退。
彌勒佛笑嗬嗬的念了聲佛號,走到童兒身邊假意訓斥兩句,然後轉身說道,“如來佛祖,我這童兒也是一心向佛才犯了錯,看在他一心向佛的份兒上,不如讓他帶經書先去東土大唐,也免得那唐皇飽受等候之苦。”
如來佛祖端坐蓮台,“取經人早在開始取經之前便已定下,定下之事不得再改。你這童兒若真有向佛之心,又何必急於一時?”
“非是著急,而是解凡間苦難矣。”彌勒佛轉著佛珠,麵向周邊的菩薩、羅漢、比丘僧尼朗聲道,“東土大唐在南贍部洲,隻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是以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那些凡人不尊佛教、不向善緣、不禮三光、不重五穀,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瞞心昧己、大鬥小秤、害命殺牲,我等佛門子弟,豈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沉淪?”【1】
三千揭諦和比丘僧尼中議論紛紛,看樣子都覺得彌勒佛說的有道理。
彌勒佛彎彎眉眼,換了個方向繼續說道,“南贍部洲的人族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墮幽冥,受那碓搗磨舂之苦,變化畜類,有那披毛頂角之形,將身還債,將肉飼人。阿鼻地獄中不得超生者甚多,皆是前世造孽過多之故。那地方雖有孔氏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可其中愚昧不明之輩何其多,我佛一日不至東土,東土的人族便一日不得解脫。”【2】
如來佛祖:……
要不是笑和尚說出來,他都不知道佛門還有那麼大本事。
繼續吹繼續吹,看看還能吹成什麼樣。
切,佛門什麼樣你們自己不知道嗎?
還凡間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說的跟他們自己比凡人強多少似的。
不就是仗著身在靈山極樂世界有聖人庇護不用生老病死嗎,真要讓他們去地府走輪回路,需要將身還債將肉飼人的還不知道有多少。
吹,繼續吹,看看臉皮是不是比雷音寺的大門還厚。
彌勒佛麵向靈山生靈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佛門的佛祖菩薩入門必備的技能就是舌燦蓮花,朵朵金蓮自天而降,聽得懂的聽不懂的都覺得彌勒佛祖的話很有道理。
他們是救苦救難的佛門弟子,不能隻顧得自己享樂。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快活,應當有更多有緣之人加入。
凡間多苦多難,若沒有佛門弟子前去救他們於困苦之中,有緣之人也能慢慢變成無緣之人,這樣不好。
他們在靈山等些日子不算什麼,凡間的凡人可等不得,大乘三藏經書早一日送到東土大唐,那兒的人族就能早一日得到解脫,彌勒佛祖的話不無道理。
如來佛祖要唐僧師徒在路上經曆九九八十一難,金蟬子的轉世如今是**凡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抵達靈山。
不如就按彌勒佛祖說的,先讓他那童兒把經書送過去,他們再慢慢等唐僧師徒過來。
兩邊各不耽誤,豈不美哉。
六耳獼猴:……
這些家夥那麼好忽悠的嗎?
靈山是不是沒有門檻?極樂世界是不是想來就來?真要這樣的話,他能不能把凡間無法進入輪回的猴子猴孫全部接到這裡來?
他們猴子對生活環境要求不大,隻要是山就行,聽說靈山本來就養了許多動物,再多些猴子好像也沒什麼。
如果聖人最後出爾反爾不肯幫他解決生死簿的問題,讓天底下的猴子都來靈山完全可行。佛門號稱慈悲為懷,總不能把大老遠跑到靈山的猴子們全部殺死。
猴子們死在彆處會變成孤魂野鬼,死在靈山不一樣,這兒是極樂世界,活著進不去死了能進去也一樣。
凡間的猴子大多沒有修為,隻能維持垂垂老矣的模樣求死不能,大不了他辛苦些多跑幾趟,總能把所有猴子都送到靈山。
以前總羨慕孫猴子的花果山,這靈山可比花果山漂亮多了。
等靈山成為他六耳獼猴的靈山,誰還願意看孫猴子的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