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淩家這種書香世家,出進士容易,但出一甲進士也一樣是難得的。
狀元榜眼探花,全大周人尖子中的人尖子,出一個就是光宗耀祖。一個水榭怎麼了,淩九郎便是二十年不回來,也是照樣要給他留著的。
但這些林嘉覺得“太好”的東西,於淩昭都是日常常見而已。最好的那一份給他,從小到大都是這樣,淩昭早就習慣了。
他隻不置可否地點點頭。
林嘉福身:“那我……”
今日要做的事已經做了,比預期的還更好——直接跟淩昭說了。淩昭也答應了。她準備功成身退,要告辭了。
淩昭卻負著手問:“以後不練字了?”
對這件事,林嘉本來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可現在淩昭當麵問起來,她突然愧疚了起來。
因不是誰都會對你好,偏偏你辜負了那個人對你的好。
她微微垂下頭。但肖晴娘的那些話在耳畔響起,連舉人家的姑娘都覺得她在做無用又敗家的事。大概姨母也是這麼想的,姨母隻是疼她,不說而已。
“不練了。”她抬起頭,微笑著說,“還有好多彆的事要做呢。”
話說到這份上,一般人就不會再繼續問了。
林嘉怎麼也想不到,堂堂探花郎居然就繼續追問了下去:“要做什麼?”
林嘉呆住。就是一個托辭而已。怎麼還興刨根問底呢?
偏淩昭就這麼看著她,很有耐心地等著她回答。
“就……”林嘉沒辦法,硬著頭皮回答,“一些女兒家做的事,做些繡活、打打絡子什麼的。”
小院裡有丫頭有婆子,林嘉倒是不需要做那些漿洗、打掃的家務。小院的飯食是統一從大廚房領取,林嘉也不需要下廚燒飯。
所以她的生活雖然比不上什麼大家閨秀,卻比外麵許多小門小戶的女兒家要輕鬆很多。
做的那些活計雖然一大部分是拿出去賣了錢,攢私房,但也沒有隔壁肖晴娘做的那麼多,絕達不到“勞累”的程度。
因為她傍著杜姨娘生活,而杜姨娘有淩家供養,林嘉跟著沾光。
但林嘉做的活計是不是比隔壁肖晴娘少,她的生活是不是比肖晴娘輕鬆,對淩昭都是沒有意義的。
在淩昭看來,果然就如他所想,她省出來的時間都用來做那些事情了。
大好的青春時光勞勞碌碌地,就這麼過去了,總讓他覺得遺憾。
今天早上南燭形容她聽他撫琴時的笑容,說是“好像曬太陽似的很舒服的感覺”。
南燭毫無文采,但淩昭一聽就明白了,那是聽懂了琴音的人發出的會心的笑容。
上一次他摸了亡父的琴,她也是聽著琴音落淚了。
分明是靈秀內蘊,卻生生被這些俗務拖累了。
“學過琴嗎?”淩昭問。
話題跳躍得超出林嘉的預料,她懵了一下,完全不知道淩昭是怎麼從練字跳到學沒學過琴上來的。她完全想不明白淩昭的腦子是怎麼拐彎的。
“嗯嗯,學過一點。”她吭哧了一下,才道。
淩昭轉身:“跟我來。”
林嘉隱隱有不好的預感,但也拒絕不了,隻能硬著頭皮跟在了淩昭身後。
淩昭帶她去了另一個房間,這裡有棋盤,有琴案。那張琴的木頭油潤潤的,一看就是被保養得很好。
林嘉那不好的預感應驗了——淩昭的手指撫過琴弦,帶起一串悠遠琴音,轉頭對她道:“你彈一個給我聽聽。”
林嘉覺得要糟。
她甚至後退了一步,拒絕道:“我隻學了一點點,早忘了。”
淩昭不買賬:“不管學過多少,彈來我聽聽。”
簡直要命!林嘉心底叫苦不迭,可對上淩昭一雙寒潭似的眸子,又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
終於還是硬著頭皮坐在了琴案前。
彈什麼呢?仔細回憶了一下,深吸口氣,手指撫上琴弦,彈奏了一曲《秋風詞》。
這是初學者入門級的曲目。淩昭六歲的時候開始摸琴,就學過了。
不僅如此,在淩昭想來,林嘉這樣顯然在音律上有靈氣的女孩子她的琴技就算不會很好,也不會很差。
他是沒想到林嘉的琴技……真的很差。
差到讓他愕然的程度。
林嘉彈到後麵已經彈不下去了,不僅不成調,而且譜子已經記不起來了。
簡直慘不忍睹。她連脖頸都紅了,臊得。
聽過淩昭的琴聲再看過書房裡的字畫就知道,這位探花郎是個全才,他是樣樣精通的。在這樣的人麵前獻醜,便是林嘉也有點扛不住。
她還是頭一次在淩昭麵前這麼臊得慌。
淩昭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巨大的落差——他期望中林嘉是個靈秀少女,自帶音律天賦;現實裡,林嘉彈得調不成調,真的隻能說是“學過”。
淩昭抿了抿唇,問:“……是不是許久沒練習過了?”
林嘉紅著耳根點頭,聲若蚊蚋地答了聲“是”。
淩昭忍了忍,又問:“為什麼不練?”
好歹是生活在淩府裡,她姨母也算是半個主子,院子裡有人伺候,不至於忙碌到擠不出來一點練琴的時間。則她這樣一個對音律感知力頗強的人,為什麼輕易就放棄了?
這個問題要怎麼回答呢?
林嘉躊躇了,抬起頭為難地看了淩昭一眼。
淩昭忽然醍醐灌頂,明白了。
“你……”他求證,“是不是沒有琴?”
琴那種東西,是有了閒錢、閒暇和閒情才會需要的東西。
這三樣裡林嘉唯一擁有的是閒暇。
閒錢她有一些,為日後攢著。而閒情,杜姨娘就根本不希望她有。
杜姨娘一直謹防著將她養成個滿肚子春華秋月的大家閨秀。
“咱們啊,”她對她說,“還是得腳踏實地地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