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第 135 章 貪心不足,作繭自縛……(1 / 2)

小孩子總是長得飛快。

去年秋天還包著尿不濕的小昕昕, 今年秋天,已經能站在學步車裡,滿院子溜達了。

把家裡的小雞們追得到處跑, 儼然又是一個縮小版的九姑婆, 就差手裡拎著一根戒鞭了。

眨眼間,一年的時光就過去了。

這一年, 章家村發生了很多變化。

村裡的人越來越多, 以前出去打工的年輕人,幾乎全都回來了。

這幾年外麵經濟大環境不好,就連送外賣送快遞,都是一堆大學生和原先的企業管理層跟他們搶著乾, 本來日子就很難混, 他們甚至已經做好心理準備, 要過幾年苦日子了。

結果沒想到峰回路轉, 東邊不亮西邊亮,外麵混不下去了,老家居然有了新的工作機會!

一開始, 大夥兒心裡還有些七上八下的,擔心種地也賺不到多少錢。

但轉念一想,回老家跟著合作社種地, 雖然每年賺的, 不一定有外麵多,但農村花銷也少, 住在家裡,吃住都花不了什麼錢,雖說不一定能存下錢,好歹能和家人團聚幾年, 倒也不算毫無收獲。

因此,今年過完年之後,原本還堅持要出門打工的那些年輕人,也選擇了留在家裡。

本來以為春耕的季節,家裡肯定隻出不進,買種子、買肥料、添補損壞的農具什麼的,春天肯定要吃老本了。

誰知道開春之後,合作社就開始帶著他們進山搞錢了。

去年利用姚嘉年教他們的“稻穀殼控溫催芽法”,催生出來的頭茬春筍,開挖之後,就一直供不應求,批發價居然達到了驚人的十三塊五一斤!

那可是帶殼的春筍啊,去掉筍殼,裡麵能吃的筍肉,其實並沒有多少。

但還是架不住他們提前一個月上市,等著品嘗這開春頭茬鮮筍的土豪們,壓根就不差這麼幾塊錢的差價。

單單這一茬春筍,村裡不少人家就已經賺了好幾萬塊錢。

春筍的季節過去之後,緊跟著就是進山采摘各種山野菜,明前的高山雲霧茶,各種野山菌……

從正月一直忙到芒種,村裡人是一口氣也沒歇著。

中間還搶種了一茬紫蘇跟薄荷。

這個倒是沒花多少工夫,村裡大多數種植戶,在姚嘉年的技術指導下,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紫蘇跟薄荷的繁殖技術,自己培育的種苗,不但能供應自家栽種,還有多餘的可以賣給其他村的種植戶呢。

這賣苗的錢,雖然不多,也夠全家人一個月生活費了。

就這樣,一眨眼半年過去了,原本以為回老家之後,要在家裡啃老一陣子,最後一算賬,這半年不但沒啃老,居然每個人都賺了好幾萬!

章家村有對小夫妻,之前一直在外麵送外賣,以前行情好的時候,夫妻倆一個月加起來能掙一萬多塊錢,在村裡人看來,妥妥的高薪人士了。

夫妻倆也靠著送外賣,攢到了買房子的首付,在老家縣城買了一套房子,打算以後孩子生下來,就落戶到這套學區房裡,以後自己的孩子也能在縣城的好學校上學。

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

明明已經解封了,結果外賣單子不但沒多起來,反而比疫情的時候還要少。

而且還多了很多跟他們搶單子的新騎手。

以前夫妻倆每天都能跑四、五百塊錢,現在,每個人每天隻能跑一百多塊錢了。

去掉在外麵租房子、吃喝用之類的花銷,剩下的錢,也隻夠他們還房貸。

本來他們打算等疫情結束就要個孩子,這下好了,兩個人拚命掙錢才能還得上房貸,要是老婆懷孕,不能送外賣,靠男人一個人出去送外賣,不但房貸還不起,估計連孩子尿不濕都買不起了。

就在夫妻倆一籌莫展的時候,老家的公婆聽說他們貸款壓力大,讓他們回家拿錢。

夫妻倆本來以為老人手裡沒多少錢,結果回家才發現,就這麼兩三年的功夫,老兩口跟著九姑婆,居然不聲不響的,攢了小十萬!

現在回農村種地,居然這麼賺錢的嗎?

夫妻倆在村裡打聽了一圈,果斷決定:不去送外賣了,回家種地!

九姑婆聽說村裡又回來兩個“回流人才”,問了一下,知道夫妻倆以前是送外賣的,而且單量一直都不錯,一聽就是手腳很利索、也肯吃苦的打工人,這正是他們合作社急缺的人才啊!

果斷把人招進來,正好那段時間章小敏還在哺乳期,就讓他們夫妻倆暫時在生產計劃部給章小敏打下手。

沒想到夫妻倆居然乾得不錯,三個月試用期結束後,倆人成功轉正。

夫妻倆打死都想不到,在大城市辛辛苦苦打拚那麼多年,也沒人給他們繳過五險一金,回老家種地,村裡的合作社,居然給他們繳上了……

更沒想到的是,回老家這半年,他們一家四口,跟著合作社種茶葉,種薄荷,種春筍,上山采山貨,短短半年,全家人居然賺了快一十萬!

加上老兩口之前攢的十萬塊錢,夫妻倆一口氣把縣城那套房子的貸款全部還清了。

無債一身輕,卸下了房貸這個巨大的心理壓力之後,沒多久,他們就迎來了自己期盼已久的第一個孩子……

這一年,章家村一共有四個男青年娶媳婦,六個女青年嫁了出去,還有五對年輕小夫妻有了孩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