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覺得沒住過癮的話,還可以續租,據說那邊的療養院收費跟農家樂差不多,雙人間一百五一天,還包三餐,比跟團出去旅遊還劃算呢。
這個賣給她抵用券的互聯網旅遊搭子,是個熱心腸,不但把原價388元的抵用券,以288元的價格轉讓給了楊覺迪,還非常熱心地把她拉到了一個粉絲群,說裡麵的群主就是這個療養中心的工作人員,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找他。
就這樣,楊覺迪一路跟著其他體驗者們,來到了岩寨療養中心。
來的路上,楊覺迪還以為這個什麼“療養中心”,裡麵都是一幫來養老度假的老年人呢,結果到了才發現,除了醫療服務中心的老專家們,還有食堂大叔大媽年紀稍微大了點之外,裡麵的工作人員,居然全部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這裡沒有哭著喊著要她招贅老男人的親生父母。
也沒有戀愛腦、把渣男當成寶的奇葩姐妹。
隻要她關掉手機,全世界都甭想找到她。
簡直就是社恐的天堂!
楊覺迪的室友也是一個被家裡人逼婚逼得快要瘋掉的女孩子,晚上,倆人一起敷著麵膜,一起吐槽自己那奇葩的原生家庭,不過,這並沒有妨礙她們根據熱心網友整理的“攻略”,第一天一大早就爬起來,換上運動裝,和療養中心八塊腹肌的弟弟們,一起跑步運動。
療養中心的生活節奏,非常的規律。
早上六點半起床跑步,七點半到八點半吃早飯。
上午和下午,活動中心安排了書法、瑜伽、太極、藤編、織毛衣、做竹紙等等興趣課,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提前一天在小程序上預約第一天的課程,這些課程也不貴,一節課隻收一十元的工本費。
不喜歡室內活動的,還可以在村裡自由活動。
中午和晚上都在療養中心食堂吃飯,免費的自助餐,葷素搭配,吃的都是高山綠色蔬菜,還有山裡人自己養的土豬肉,魚蝦也是野生的,毫不誇張地說,就這個菜品標準,放在大城市,一頓自助餐三十多元,肯定天天爆滿。
這麼一想,每天光是吃三頓飯,就能把房費賺回來了,客房簡直等於是免費給他們住嘛~
在岩寨住了不到三天,楊覺迪和室友韓縉雲就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她們要留在岩寨!
本來以為出來玩是要花錢的,她們倆本身也不是不差錢的富婆,想著玩幾天,散散心,錢花的差不多了,就回城搬磚掙錢去。
結果沒想到,來岩寨這三天,她們沒花掉多少錢,反倒意外賺了好幾百塊。
原來,今年岩寨的高山綠色蔬菜喜獲大豐收,村裡摘菜的人手不夠,那天早上出去跑步的時候,楊覺迪看到收購點那邊掛了一塊招工的牌子,過去問了一下,沒想到幫忙摘菜居然還有錢賺,楊覺迪立刻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韓縉雲。
那天開始,倆人就沒報什麼興趣班了,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跟著村民上山摘菜。這邊請人幫忙除了付工資之外,還要包早午兩頓飯,她們白天就跟其他人隨便對付一下,晚上再回療養中心飽餐一頓。
幫人摘菜是計件工資,按照實際采摘的蔬菜重量給她們算工錢。
第一天倆人還不太熟練,每人隻賺了不到一百塊錢,第一天熟練了之後,收入一下子漲了,楊覺迪賺了一百六,韓縉雲賺了一百五。
楊覺迪跟村裡人打聽了一下,發現這邊的農業合作社生意做的很大,一年到頭幾乎都有活兒乾,跟韓縉雲商量了一下,倆人都有點舍不得這裡的生活,於是果斷決定:先在這裡住一個月試試看,要是收入能覆蓋支出的話,同樣都是給資本家搬磚,為什麼不能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呢?
反正在城裡打工,去掉房租和生活開銷,本來每個月也攢不下多少錢。
倆人算過了,她們倆一起把現在住的這個雙人間包下來,按照包月八折計算,每人每月隻需要3600塊錢,包吃包住,水電費和網費也不需要另外交錢。
等安頓下來後,她們再去村裡打零工,每天能賺一百五的話,一個月隻需要工作24天,就能把生活開支賺回來了,剩下幾天她們還能休息休息。
不需要動用自己的存款,就能在風景這麼好的地方療休養,簡直就是賺大發了好嗎?
本來倆人壓根就沒指望在岩寨能攢到錢,隻想著打零工能維持她們住療養中心的開銷就行了。
結果沒想到,一個月下來,倆人居然還攢了幾千塊錢!
這筆錢不是她們打零工掙的,而是她們在打工的時候拍攝短視頻帶貨掙到的。
其實一開始,她們隻是想用視頻,把這段特殊的經曆記錄下來,結果沒想到,視頻發出去之後,居然有很多網友追著看,她們倆新注冊的這個賬號,粉絲也從最初的零蛋,漲到了現在的七萬多。
粉絲越來越多之後,倆人迅速轉換搞錢的賽道,現在她們給老鄉打零工隻是副業,拍視頻、開直播賣土特產,反倒變成了主業。
半年後,倆人從療養中心搬了出來,以每年兩萬元的價格,在岩寨村民組租了一棟民房,這對沒有血緣關係卻一見如故的姐妹倆,靠著“老房改造”這個自帶熱度的話題,一下子把賬號粉絲做到了三十多萬!
誰也沒想到,當初隻是想短暫地逃避現實,來岩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喘口氣,卻誤打誤撞,讓她們找到了一份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
韓縉雲可比楊覺迪那個不聽勸的戀愛腦前閨蜜聽勸多了,楊覺迪跟她說,以後像章家村這樣的地方,發展未必會比很多大城市差,想趁這個機會申請人才落戶,韓縉雲果斷跟著好姐妹填寫了申請表。
岩寨這邊因為人口流失情況嚴重,在人才引進方麵有很多優惠政策,姐妹倆的申請很快就批下來了。
兩年後,姐妹倆終於搬進了屬於她們的新家——位於療養中心附近的“岩寨青年英才基地”,在政府的補貼下,她們隻需要花十幾萬元,就能買下一套約莫五十平米的小戶型一居室,而且還是那種七十年產權的房子。
誰說女孩子是沒有家的?
她們有手有腳,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給自己一個家!
而在岩寨,像楊覺迪和韓縉雲這樣,願意紮根山村的青年英才,以後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