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中攤子隻擺了蝦醬饅頭和五香茶葉蛋,紅燒肉份量減成了每日十斤,鹵豬蹄每日一對,隔三差五家裡人想吃口解解饞時,就會稍稍多做點兒。
這日過中秋,陳玉平起得早,中秋佳節他打定主意擼了袖子要好好的張羅桌豐盛飯菜。
陳老爹忙完屋裡屋外的瑣碎,又去了趟隔壁二兒子家,幫襯著拾掇家裡,完事後,他抱著草哥兒回了家守在自家攤子前。
想著今天過節,家家戶戶都吃好喝好。
故而攤子上的吃食均減半了份量,蝦醬饅頭五十個,五香茶葉蛋三十個,紅燒肉十斤鹵豬蹄一對。
早賣完早收攤,也能鬆泛鬆泛歇口氣。
“二叔,平哥兒呢?”
“在灶屋忙著。”
“草哥兒瞧著又見胖了,還是二叔會帶孩子。”
陳老爹見他不像是要買吃食,便主動問:“可是有事找平哥兒?我喊他出來。”
“平哥兒先前說,想知道誰家願意賣牛,有了準信兒讓過來告訴聲,會送些他自己做的吃食。”
“是這樣沒錯。”陳玉平笑著招呼他:“是誰家想賣牛嗎?我想買頭壯實點的牛,能直接下地乾活。”
“有,我河郎家隔壁想賣掉自家養了兩年多的牛,這牛正年輕,養得健壯肥實,套牛車也好下地勞作也罷都很賣力。他家本也不想賣,是家中老父生了病急著要用錢,因此舍痛割愛,價格方麵也要稍貴點,需七兩銀子才願意出,平哥兒若有想法,眼下得空的話,可以隨我家河郎過村裡瞅瞅,貴是貴了點,牛卻是頭好牛,晚了怕被人買走。”
自家女人對外是媳婦婆娘的喊,自家哥兒一般喊阿郎或直呼姓名,看的出這人很愛自家哥兒,言語間是親昵的河郎稱呼。河,是他家哥兒的名字。
灶屋裡還有一堆事要忙,陳玉平還真沒時間,說來他也不懂什麼是好牛什麼是不好的牛:“阿爹,讓阿父去看看?”
“這事得讓你阿父去,他曉得怎麼看牛,我去喊他回來。”
陳老漢很快就回來了,拿了錢一道往賣牛的村子去。
約摸過去半個時辰,陳老漢牽著頭壯實的牛神色得意的回了家。
“這牛是頭好牛,咱們撿著寶了!七兩銀子不虧。”他邊說話邊摸著牛頭,眼裡透著濃濃的滿足和歡喜。
“還好咱們沒耽擱,再晚一步,就買不著了。”那人說著話也是滿臉慶幸:“平哥兒,你看這牛買著了,我呢,有個小小的請求,你聽聽,若覺得麻煩也沒什麼,我買了兩斤五花肉,能不能勞煩你幫我做份紅燒肉,旁的吃食我就不用了。”
陳玉平笑著點點頭:“可以,你把肉拿過來,下午的時候再來拿。”
“好,謝謝平哥兒,有勞了。”
陳玉平送著人走,轉身一看,阿父和牛都不見了:“人呢?”
陳老爹指了指屋後,笑容裡帶著揶揄:“說是要將牛棚拾掇出來。”
“前兒剛搭好的牛棚,用不著拾掇吧。”
“誰知道他。”
陳原秋才進家門,就被興奮的陳老漢抓了活:“老幺,去割鮮嫩的青草回來。”
“阿父我牽著牛出去吃,它想吃多少吃多少。”
“不成,你去割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