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一事平息後,朝廷的目光又看向赫爾巴三大部族。
赫爾巴三大部族聯合起來,隻有不到二十萬的兵力,對上朝廷的百萬大軍,還有殺傷力極大的火銃火藥,勝負根本不用想。赫爾巴三大部族內部中心高層,為了防止遭到事後清算,連夜帶兵逃跑到與敵國相接壤的邊界,祈求敵國保護他們,隻留下一些平民百姓。
朝廷的人來得很快,迅速接管了赫爾巴三大部族的轄地,對應遺留百姓秉著順者昌逆者亡的條律進行接管。那些百姓倒也乖巧,沒有鬨事。畢竟這事是他們有錯在先,而且他們還被大部族所拋棄,如今能活下來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蕭國的老對頭是岜國,這個國家是遊牧民族,擅長騎馬射箭,以騎兵聞名天下。
岜國之所以會成為蕭國死對頭,是因為他們生活駐地是資源匱乏的茫茫大草原,那裡氣候冬日急驟寒冷,夏日高溫酷暑炎熱異常,兩極的嚴重溫差,加上地質原因,導致無法耕種農物。
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他們隻能靠畜牧為生。但是光靠畜牧,根本無法養活太多人,於是他們總會時不時來攻打蕭國邊界,或是燒殺搶/掠,或是為攻打占領蕭國的地盤,企圖爭搶資源。
岜國人凶勇好戰,其皇室根本不願意屈服於蕭國,而蕭國也不願意讓這個外人占領自己國家的地盤,傷害他們國家的子民,於是曆經數朝的戰爭一直打到如今。
王賬中,一封封折子自京城遠送而來,隨手打開一本,除了幾個要事之外,一堆的諸如陛下你已經很棒棒了,差不多可以回來啦,什麼岜國的人很難纏,陛下你可千萬不要中計,我們會擔心你哇等等,都是在勸他趕緊回京的折子。
蕭璟非常有耐心地一本本批閱,並沒有因為內容大體意思重複進而不耐煩。這些大臣雖然絮叨了一些,但初衷還是為這個國家著想。
當然了,理解歸理解,讓他聽是不可能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聽的。人生那麼長,何必虛度年華,耗費青春?有這麼多的時間,處理完政務,打完天下,再去放鬆,這不比那些國土不全的朝代好麼?
“回陛下,誠王與常務大司唐大人求見。”侍衛通報道。
蕭璟執筆一頓,頭也不抬說道:“宣。”
當唐宓和蕭文走進王賬中,就被那一摞摞跟小山高似的折子給驚嚇到了。
講道理,她們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書都沒有這麼多!
嘖,當皇帝,真慘呐——唐宓搖搖頭想到。
待見過禮後,蕭璟對唐宓招了招手。唐宓不解,近身過去,被塞了幾本本折子,當即心裡是感動萬分。
嗚嗚,她的崽居然如此信任她,連奏折都給她看!她真的好感動!
隨即,感動不過三秒……
奏折中都是——今天天氣很好,陛下你吃了嗎,我剛吃過,你什麼時候回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陛下我很想念你,陛下那個xxx今天吃了一顆大蒜,真的是有辱斯文,太不像話了,岜國都是匪寇,陛下你不要打了快回來吧等等諸如類似的折子。
再看底下批語,蕭璟回複的都是朕已閱,吃了,很好,氣大傷身,注意身體……
唐宓:“……”
唐宓整個人都麻了,這些大臣都這麼閒的嗎?上班打卡都沒這個囉嗦!
唐宓震驚地指著那些從各地送來的折子,吞咽了一下口水,難以置信,“這些都是這樣?”
蕭璟揉了揉眉心,雖然沒說話,但此時無聲勝有聲,他的態度已經表明了一切。
“朕知曉唐愛卿向來妙計奇思甚多,不知唐愛卿可有法子?”
唐宓是個學生黨,對於這個她還真沒什麼經驗,倒是早已經步入社會成為社畜的蕭文頗有心得。
“回陛下,您可以按事情輕重緩急之分歸類,臣用語言說不清楚,恕臣唐突。”
蕭文告了聲罪後,提起筆在紙上畫了個表格,軍事彙報為一格,民事彙報為一格,天災彙報為一格,無事發生但是想逼逼兩句為一格……
等蕭文化好後,蕭璟看到這個歸類完整,方便瀏覽的表格時,頓時覺得身心也輕快了些許。
若是等這個表格統一規範全國各地後,他日後閱覽折子也不用再一一看完,謹防有錯漏。
“皇叔甚高!”對於朝事有幫助的蕭文,蕭璟也不吝於誇讚。
蕭文謙虛地拱手,“哪裡哪裡,這不過是臣從雜書中偶然識得,借花獻佛罷了。”
處理完政事,蕭文和唐宓才想起自己的來意。
“陛下,兵工坊剛製出盾牌!其輕便非常,經將士們實驗後,可抵擋箭擊和刀槍的攻擊!其中還有誠王的功勞所在!”唐宓眼神亮晶晶的,看起來高興極了。
雖然以前也有盾牌,可那盾牌是用木或鐵製造而成,木製的難擋刀劈劍襲,而鐵製的盾牌防禦力是上去了,可卻因為太過笨重,用來防禦非常麻煩。
有了這個盾牌,蕭國的將士們,再也不用擔心岜國的騎兵箭雨的襲擊!
蕭璟聞言來到操練場上,從侍人手中接過盾牌掂量了一下,拿刀和長/槍在上麵反複劈刺,發現隻留下淺淺的痕跡,而後拿起長弓瞄準置放遠處的盾牌連射三發,卻見鐵箭頭射擊在盾牌上發出微微鳴響,跌落在地,對其損傷並無半點分毫!
蕭璟拍著蕭文的肩膀,連道了三聲好。
為什麼沒有拍唐宓呢?當然並不是因為蕭璟他重男輕女,而是男女有彆,男未婚女未嫁的,他為人君者,而對方即便人為臣子,他也不能仗著自己是帝皇,就對人家動手動腳占人家便宜,這是他的素質和教養。
感受到肩膀傳來重力的男身女魂蕭文:“……”
啊,又是瘋狂咒罵穿越君的一天!
“宣朕口諭,誠王蕭文,與國有功,特賞金甲胃一件;常務大司唐宓,實爾朝之砥柱,特賞文宇令一枚,享見上官者不拜。即日起,凡參與盾牌有功者,追職加一,封賞白銀千兩,各色珠玉石一例,綢緞雙份,載於史冊,畀以殊榮!”
待蕭璟宣完口諭後,參與的將士們和匠師們紛紛欣喜,沒有參與的將士羨慕之餘也在暗中給自己加油打氣,並沒有嫉妒,因為他們的陛下為人慷慨,並非吝嗇之人。隻要陛下在位的一天,他們總會有機會得到這些恩榮。再者,不是還有岜國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