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揚州,鹽院內,林如海還是一如既往的繁忙。
或者說,越是到年關的時節,林如海就越是忙碌。
林如海自從出仕,幾經遷轉,來到揚州,給官家治理鹽務。
這就等於林如海掌握了無數鹽商的命脈,平時不好上門,這年關,借著賀年的理由,很多人找上門來。
這些人平時沒有什麼借口,趁著年關,都找上門,還是那種很難拒絕的。
鹽商,自古都是十分有權勢的一群人。
雖是商賈,但和很多的官員,都有很緊密的聯係。
就如致遠候陳家之前的那位大娘子,出身揚州白家的那位,很難說,其中沒有搭上簪纓世家的想法。
鹽商,若是在官場沒有自己的靠山,也很難持久!
這時,幕僚周先生走了進來。
“老爺,可還是在為那何家的事情煩惱?”
這段時間,因為宮裡的楊妃有喜,整個朝廷都發生了不少的變化!
這何家,正是那楊妃的外祖家。也正是有著何家的銀子支持,楊妃的家裡,才能走到如今的地步!
這裡,就不得不感慨銀錢的作用了。
楊妃如今有喜,在官家那裡也是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
這件事情,通過官邸,很快就流傳天下。
林如海皺眉:“這個事情,來的真不是時候!”
他這幾年下來,治理鹽政,已經有了不小的進展。
彆的不說,每年給朝廷的稅收銀子,就開始呈現大幅度的增長。
這些,都是林如海治理鹽政的結果。
林如海的官眷,不是完全靠忠心,也靠著能力!
可如今這消息一傳出來,林如海的鹽政就有些麻煩了。
沒辦法,不看僧麵看佛麵,有著楊妃做靠山,何家的氣焰可是囂張了不少。
林如海也有些頭疼,他自然不會輕易的改變自己的鹽政。
可如果不改變,很可能會得罪楊妃。
看著周先生手上的單子,林如海眉頭皺了皺:“我不是說了,在我沒有下決心之前,他們的年禮單子還是不要收了!”
周先生卻笑道:“彆家的可以不要,但這一份,老爺還是要收下的!”
林如海轉過頭,在周先生的臉上,隻看到了笑容。
他有些疑惑,卻沒有摸到頭緒。
周先生笑著將禮單放下:“這是兩位姑娘從東京城送來的年禮,有不少時令的水果,也有一些不是時令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嵐姑娘送回來的人參養榮丸!老爺可是還不收?我老周倒是很喜歡這些東西呢!老爺要是不要,我就給拿走了!”
林如海一愣,這才反應過來,這一次還是自家的女兒送來的。
忙拿起禮單,林如海翻看了一下,頓時笑道:“這個嵐兒,也會做這些!”
周先生其實也明白,林黛玉在東京城的賈府,自己過的也不如意呢。
往年都沒有送年禮回來,如今怎麼會記得?
反倒是嵐姑娘,今年送了人參養榮丸回來,這是有先例的。
倒不是說林黛玉不孝順,實在是寄人籬下,賈府的規矩也重。
林黛玉就算是要做什麼,榮國府裡那麼些的下人,也多有掣肘。
沒有銀子,是喂不飽那些人的。
林黛玉也沒有那麼些人手,可以用來送年禮!
實在是太遠了,東京城到揚州,若是坐船,二十天那是常事!
若是再走的慢些,一個月都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