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剛回來不久,屁股都還沒坐熱,就又進宮去了。
官家看著林如海去而複返,也是奇怪。
不過最近,朝廷上因為雪災,對於立儲的事情,倒是沒有那麼急切了。
但這賑災,才是朝廷最大的頭疼啊。
林如海道:“官家,我這一路出去,腦袋裡,倒是有幾個想法。隻是有些事情,需要未雨綢繆,官家……”
官家點頭:“你說說看。”
林如海就道:“是這樣的。我正好回家,看到我家兩個女兒帶著小兒正在做絡子。那東西看起來,頗為喜慶。我倒是覺得,若是能召集難民,做一批絡子出來,到時候,或許有些市場。這既可以解決難民無事可做,免得引發可能的混亂之外。也能給災民一定的收入,讓他們能準備好明年的種子,以及可能的饑荒。”
林晴嵐隻是開了個頭,林如海就將這個事情,完全的補全了。
而且這事情,也不好說是林晴嵐想出來的。
這不,就圓過去了。
官家摸了摸胡須,點頭:“卿家心裡掛著朝廷,我心甚慰啊。”
林如海連道不敢,又說那絡子的方法,可以讓林晴嵐帶著女眷們去教導。
又道:“至於明年的春耕,我也思慮了一個辦法。就怕到時候,被人指責與民爭利。”
官家疑惑,看了過來,林如海就開始說道:“之前小女晴嵐還跟我抱怨,說是城裡的商鋪,那些紅豆綠豆等,價格都太貴了。莊子上又沒有辦法種植太多。我是這般想的,若是能由城裡的鋪子,和城外的民眾簽訂購買契約,提供種子,到收獲的季節,以市麵基準的價格收購這些成品。鋪子也可以節省了中間環節,能夠減少開支,這就可以讓他們提前支付一部分的金錢,讓民眾度過難關。另外,這些民眾直接將東西出售給這些店鋪,也可以減少那些雜貨鋪的盤剝。這事情不好多做,但在災年,卻可以有效的度過難關。隻是這些鋪子背後,怕有人會跳出來,指責這些響應的鋪子,與民爭利,不好交代。”
林如海這麼說,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這些大的鋪子背後,哪一家不是站著東京城裡的家族,或者是大官?
官員不得經商,可官員的家仆卻是可以的。
官家也深知這一點,這方法倒是個好辦法。
而且官家覺得,這或許就是林如海那庶女想出來的辦法。
麻煩也是有的,不過隻是一年,倒也不需太過忌憚。
“明日,我讓人在內閣提出來討論一下吧。”
在上朝之前,內閣會有個小朝會,就是皇帝和內閣先統一一下意識。
一般來說,經過了小朝會之後,事情基本就可以解決了。
皇帝和諸位宰相都已經通過的事情,下麵就是走個流程而已。
林如海點頭,又說了好幾個解決的辦法。
一開始是真的沒想到,但林晴嵐提了兩個意見後,林如海這種久居官場的人,很快就想到了更多的辦法。
都是一些老成持重的辦法,官家點頭:“如此,你就去做吧。”
林如海的能力,無疑是十分不錯的。
而且,林如海在巡鹽禦史一職上,也是做的相當不錯。
那位繼任者過去,收集了不少的情報送回來,官家知道,林如海若說,一點都沒沾,這也不可能。
水至清則無魚,有時候辦事,也需要一些手段。
官家並不在意那些,能辦事,才是真的。
如此,上位戶部尚書後,這不,就已經初步的解決了宗室和其他官員的借款問題。
儘管,還有大量的欠款沒有收回來。
但這是曆史遺留問題,不是那麼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