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弘暉在胤禛的教育下,從小就養成了極強的責任感,在無法確定其他兄弟一定比自己更適合做皇帝,大清的下一任帝王是個合格的掌舵手前,讓他就這麼不管不顧地拋下自己的責任,他也做不到。
但要讓他為了一個自己說不上喜歡的皇位,就和兄弟們拚得你死我活,弘暉可完全做不到。
弘暉的態度也傳染給了其他兄弟,再加上寶珠之前未雨綢繆,讓弘暉作為兄長與弟弟們每日相處,一來儘到自己兄長的責任,二來豎立兄長的威嚴,所以弘暉與胤禛的其他孩子關係都很好。又有胤禛的秘密立儲在前,三重原因疊加,讓他們在奪嫡進入白熱化的時候也還留有一絲理智,不曾想過對自己的兄弟痛下殺手。
胤禛對此十分滿意,自然更不將種種爭鬥放在眼裡。
可寶珠作為母親,就算知道這些孩子心中有數,不會走到無法挽回的那步,但還是擔心弘暉在奪嫡中受傷。於是她糾結許久,想出了一個不算主意的主意。
——眾所周知,胤禛是個工作狂,還是個最終過勞死的工作狂。
所以寶珠便與胤禛商量,讓弘暉帶著那些個對皇位還有想法的孩子陪同胤禛處理政務,也不需要如胤禛一般大事小事全都抓在手上,隻讓他將一些不那麼重要的奏折交給孩子們先行批閱,而後再交給胤禛過目審核,也算是提前培養繼承人。
但有一點寶珠十分堅持——
那就是胤禛處理多久,這些孩子就必須陪著胤禛多久。就算分配給他們的公務處理完了,也要陪著胤禛讀書做事。
此時奪嫡已經過了最激烈的時候,但餘威仍在。
所以胤禛對此不太理解,畢竟在他看來,這完全是在給弘暉增加無謂的壓力——
他對弘暉這個嫡長子十分滿意,並不打算將他逼成第二個胤礽。
但寶珠十分堅持。
問過弘暉後,弘暉聽說是寶珠提議,也很爽快地答應下來,見胤禛不讚同額娘想法,甚至還主動勸說胤禛,並為其他兄弟說好話。
——弘暉相信額娘一定是為了自己好,所以就算對額娘的提議一頭霧水,也極力促成此事。
胤禛見弘暉這個當事人不以為意,並不覺得這些兄弟給自己帶來了壓力,隻當弘暉信心十足,已經開始給自己培養左膀右臂,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然而不到半年,原本奪嫡決心十分堅定的兄弟們竟然接二連三地選擇了退出。
要知道剩下的這幾個成年皇子可是一直對皇位虎視眈眈,從胤禛登基後就從未有過一絲退縮的意思,堪稱弘暉登基的最大攔路虎與絆腳石。可不過是陪著胤禛提前過了一段皇帝的生活,這些皇子全都選擇了放棄——
皇帝難道不應該是世界上最幸福,最享受的職業嗎?為什麼他們阿瑪從早忙到晚,根本沒個休息的時候?他們的阿瑪真的是皇帝,而不是老黃牛嗎?
隻要想想自己當上皇帝之後過的是這樣的日子,他們立刻覺得,這個皇位好像也沒什麼值得他們為此拚死拚活的了呢:)
還不如當個有實權的王爺!
而這一點,作為與弘暉年齡相差最短、關係最好的幾個兄弟十分相信,隻要他們有真本事,大哥完全不會吝嗇一點權力。
做王爺,可就沒那麼多的條條框框,也沒必要為了大清江山鞠躬儘瘁、死而後已了。又有權利,又能享受,何樂而不為呢?
既然如此,還爭什麼爭?
而且不光是他們自己心生退意,胤禛對他們這段時間時不時就忍不住摸魚的表現也十分不滿,對他們的態度也肉眼可見地變差,最後更是到了隻要抓到他們摸魚,就忍不住將人抓住破口大罵,罵完還會絮絮叨叨地講道理,嘮嘮叨叨地給他們灌輸“美好的大清需要你們兄弟共同守護,不容絲毫懈怠”的思想。
對此,其他皇子表示:溜了溜了,這個皇帝我不爭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從小跟著胤禛處理公務,已經完全習慣他的節奏了的弘暉:“……”
什麼鬼?什麼時候奪嫡變得這麼容易了?!
作者有話要說:應該還有一章,明天寫不完就後天更,麼麼大家~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會會、難捱、喵二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