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墨鶴年的作用(2/4)(1 / 2)

奶爸的文藝人生 寒門 4082 字 11個月前

江城發生的事情暫時不在楊軼考慮的範圍,他回到了五道口村,見到了正在大堂裡聽董月娥和周夢玉商量婚禮流程細節的墨菲,還有看到旁邊正在和幾個村裡的小朋友一起跟包子玩耍的曦曦。

“慶子,爸呢?”楊軼沒有打擾她們,打了聲招呼之後,便回到院子裡,跟楊慶問道。

“跟你老丈人又去田裡溜達了,還有村長。”楊慶給拖車的老牛套上軛,也就是牛車係在車轅前的橫木,一邊笑著說道。(注1)

聽楊慶說,墨鶴年還有楊崇貴這兩天經常往田裡鑽,本來隻是隨口一問的楊軼好奇了起來,這兩個老爺子神神叨叨的,在搞什麼名堂?

楊慶用牛車拖著抽水機到田裡,給今年新栽的秧苗澆水,楊軼便跟著一塊去看個究竟。

到了村後頭,一望無垠的田地,背靠著青山綠水,風景正好。而遠遠的,楊軼就看到蔥翠的秧苗間,一群人站在壟上,對著田裡指指點點。

打頭的是墨鶴年,老爺子意氣風發,手指比劃著,在和旁邊的楊崇貴、村長董其等人不知道在說著什麼,頗有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感覺……

等楊軼走近了,挺清楚墨鶴年的聲音,才知道他是在向董其介紹農用機械可以給農業生產帶來的便利。

“村裡一共有六百多畝耕地對吧?地是好地,水土肥沃,種什麼都能豐收,但每年投入到農業生產的人太多太多,平攤下來,人均能獲得的利益太少……”

“我的農場跟一個村差不多大,種植麵積不大,三十多畝,可是我請的人工隻有五個,靠什麼種下這麼多田地?機械,靠的是科技的力量,雖然用的人少,可是事半功倍啊!”

楊軼不知道的是,墨鶴年並不是突發奇想地想給村民們當農業專家,而是楊崇貴從墨鶴年這邊了解到了米國的現代化農業狀況之後,越琢磨,越覺得這對村裡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楊崇貴積極地為董其牽線搭橋,鼓動墨鶴年把他在米國的先進耕種理念傳授給村裡的農民,這才有了他們在村裡實地考察,和墨鶴年的激情演講。

墨鶴年的建議,確實是讓董其頗感心動,但農用機械可不便宜,況且,每個家庭裡的田地也並不多:“現在大家種田雖然辛苦一些,可是人手還是足夠的,用了這機械之後,剩下的人不乾活,不也是浪費嗎?”

“種田騰出來的人手,可以改做彆的事情,比如到城裡打工……”墨鶴年說道。

“到城裡打工?”董其皺了皺眉頭,“這些娃娃,讀的書不多,到城裡能乾什麼?”

五道口村因為地理位置、交通不便,相對鄭家村那些靠近縣城的村莊來說,就更加封閉一些,村裡的年輕人大多數最多是到過縣城,遠了的大城市都沒有去過,而且確實家裡的農活都乾不完,外出打工的人很少。

不過也不是沒有這個念頭,李舒坡、穆長安跟楊歡的這一代年輕人,就比較向往城裡的生活。像楊歡在縣城裡讀書,一心就想跳出這個小圈子,到更大、更漂亮的城市去。

如果沒有楊軼,她可能也會成為一代廠妹……

而李舒坡和穆長安他們雖然還沒有跳出去,但在平時和楊軼的聊天中,也經常詢問著外麵花花世界的新鮮事,一臉的渴望。隻是可惜,他們也不知道自己能乾啥,隻能在一天天的忙碌中迷茫著。

空有探險的渴望,卻沒有探險的目標和能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