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軍歌小專輯發布(2/4)(2 / 2)

奶爸的文藝人生 寒門 5096 字 11個月前

“想死個人的兵哥哥……”從第一句,墨菲就開始將音調提高到令人聽得雞皮疙瘩都起來的那種高度,如果非得形容,那隻能說像嗩呐一樣的高亢,而且是幾乎沒有降下來的高亢,仿佛她的嗓子就是這樣的聲音一樣。

好聽是好聽,可是歌迷們也是被這首歌的歌詞雷得不輕!

好歹,《十五的月亮》還有一點文采,《兵哥哥》這裡就幾乎成了一些對唱的山歌一般直白!

像後麵這些歌詞,什麼“我真想給他,給他送去一團火”,還有什麼“兵哥哥啊兵哥哥,妹妹心中的星一顆”,跟“妹娃要過河,是哪個來推我嘛……”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當然,墨菲唱的這《兵哥哥》,倒沒有露骨的挑逗,都是用樸實、平白的言語,來描述軍人駐守在外,媳婦照顧家裡的不容易,以及描述媳婦在挑起責任的時候,依然懷揣著對心上人的柔情。

“夜晚他是我枕上的夢,白天他是我嘴裡的歌……”這句歌詞,墨菲雖然唱得調子高揚,可是通過特彆的咬字發音,歌詞裡濃濃的情意,都在這歌聲中傳達了出來。

特彆是“枕”字上麵音調的小爆發,更是柔情千轉,聽得令人心兒亂顫。頓時,整首歌裡那個軍人伴侶的形象一下子活了起來!

認真聽的歌迷們,都能感受得到,仿佛在這一刻,他們看見了夜晚昏黃的燈光下一位抱著心上人的來信,一邊掉著金豆子,一邊嘴角流露著幸福笑意的小媳婦。

無論是情意綿綿的《十五的月亮》,還是堅強多情的《兵哥哥》,無論是氣勢如虹的《咱當兵的人》,還是剛毅中帶著柔情的《說句心裡話》,這些歌都將楊軼和墨菲的唱功體現得淋漓儘致。

真正喜歡聽好歌、喜歡欣賞音樂裡的內涵的歌迷們,在放下最初有些誤解的疑念,認真聽完之後,都能夠在這些歌曲中找得到他們喜歡的東西。

然而,並非所有的歌迷都是發燒友,並非所有的歌迷都上了年紀,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歌迷,他們或許年紀不大,聽歌就是為了爽而來,或者覺得楊軼和墨菲就應該唱情情/愛/愛的流行歌曲!

奔著他們倆的名聲而來,卻聽了四首老掉牙的軍歌,也著實是令他們感到惱火。

所以第一天在這些歌的評論下麵,就出現了不少給分很低、很低的差評。

“棄坑,退貨,唱什麼歌不好,偏偏要改變自己的風格,去唱什麼垃圾軍歌!”

“是楊軼和墨菲你們夫妻倆飄了,還是我們的大刀舉不起來了?等了幾個月,你們給我們玩了這麼一出?”

“軍歌真的不好聽,聽兩句話就關了,在這裡奉勸其他要買的歌迷,不要上當受騙,這次所謂的小專輯,四首歌都很糟糕,不再是原來的首首經典!根本不值得我們花錢去買!”

當然,這些偏激的差評隻占到一部分,有些歌迷們對這四首歌雖然不是很喜歡,但還是給出了比較中肯的評價:“不得不說,楊軼寫的歌,質量還是不錯的,墨菲和楊軼的演唱也很精彩,隻是可惜,我不太喜歡軍歌,欣賞不來。”

“墨菲顛覆自己的《兵哥哥》其實閉上眼睛去聽,還是很有意思,這高音很讓人沉迷。隻是想到她曾經唱《聽海》這麼深情的歌曲,對這個軍歌就有些接受不能,給個中評吧!”

在這些評論中間,還有一些表示自己對這些歌很滿意很喜歡的評論,甚至還有一些或許是退伍軍人或者有著軍人背景的歌迷們給予了洋洋灑灑、長篇大論的評價,說得聲淚俱下,仿佛這四首歌觸動了他們一些特殊的情懷和記憶一樣。

這四首歌在發布的頭一天便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而這褒貶不一的評價,真的是令人感到驚訝。

媒體記者們深知吃瓜群眾們已經無比渴望知道墨菲和楊軼做出顛覆性的改變的原因,所以他們也紛紛挖掘起了這背後的新聞。

可是,楊軼和墨菲依然采訪不到,這可怎麼辦?

沒關係,沒有新聞,可以編嘛!

第二天,有相當一部分媒體通過楊軼最近的一些行程,挖掘出一個可能:“發布四首軍旅歌曲,楊軼和墨菲並非是想在音樂道路上做出突破,他們其實隻是在為楊軼的作品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士兵突擊》在造勢!”

是啊,六月份,楊軼不是參加過《士兵突擊》的殺青記者會嗎?

在他們文采斐然的描述中,似乎楊軼和墨菲在醞釀著一個大陰謀:通過忽然發出四首軍旅歌曲,炒一炒軍人情懷,以便為《士兵突擊》後麵的宣傳做好聲勢的鋪墊。

隻是,他們也在抨擊:“楊軼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人民軍隊是嚴肅的,不可侵犯的,怎麼可以允許你們煽動大家對軍人的感動,從而達到你們獲利的目的?”

似乎,這個說法還有理有據,一些吃瓜群眾們並不喜歡這種價值綁架的炒作!還蒙在鼓裡的楊軼和墨菲一下子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