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楊軼根本不知道冬至這個節日對中華人民的重要性,甚至彆說他,很多生活在城裡的人都不過這個節日,隻是把它當成了一個節氣。
但實際上,這個節日由來已久,不僅僅是隻是節氣那麼簡單,周秦時期,冬至還是當時的“春節”,祭祖或者家庭聚餐的重要活動,都往往選在了冬至。即便後來冬至和正月分開,人們依然有將冬至當成小年來過!
在唐宋時期,或者這個世界差不多的朝代,這個節日也是祭天祀祖(祀跟四同音)的日子,對於皇帝來說,是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而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這天則是要向父母長輩拜節……
不說兩個世界那相似的曆史了,楊崇貴和董月娥就很重視這個節日。
一大早,董月娥還帶上鄭淑儀和楊慶,叫楊軼帶路,送她去菜市場買齊各種食材,還有做麵條、南瓜餅以及餃子要用到的麵粉、糯米飯、粘米粉等等。
按照楊軼他們老家的習俗,冬至是吃麵條和南瓜餅的,但墨菲說想吃餃子,這個小願望自然要滿足。
而楊崇貴還讓楊軼早早地備好了香燭,等他們買菜回來,早晨十點多鐘的時候,三個男丁朝南祭拜先祖,楊崇貴還念念叨叨,據說是要把楊曈的誕生和名字告知祖先,希望祖先保佑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有點迷信的成分,可是寓意是好的,不是嗎?
最熱鬨的還是臨近中午,大家圍著飯廳的餐桌排排坐,一塊做南瓜餅和捏餃子。
為了讓曦曦感受一下中華傳統節日的氣氛,楊軼還在這天給她請了假。所以,在大家圍在餐桌前的時候,小姑娘也好奇地湊了過來,大眼睛一會兒看看爸爸這邊,一會兒看看奶奶。
“曦曦,媽媽呢?你怎麼不陪媽媽?媽媽一個人多無聊啊?”楊軼笑著問曦曦。
小姑娘正看著奶奶用湯勺將蒸熟的南瓜碾壓成南瓜泥,有點心不在焉地接爸爸的話:“麻麻,麻麻呢?”
“麻麻在這兒!”墨菲抱著小曈曈,笑眯眯地從客廳那兒走來。
曦曦這會兒回過了神,她自己莫名地覺得有意思,咯咯一笑,指著媽媽說道:“對,麻麻在這呢!”
“你怎麼過來了?這裡亂糟糟的。”楊軼擔心墨菲站久了不舒服,連忙擦乾淨手上的麵粉,給她搬來一張椅子,還從客廳裡拿來保暖的墊子,讓她坐上麵。
“你也說我無聊咯,來這裡跟大家一起坐,雖然幫不了什麼忙,但我和曈曈還可以聲援你們。”墨菲笑眯眯地坐了下來,輕輕地拉起了小曈曈柔軟的手,假小聲地叫道,“加油,加油!”
董月娥看到這一幕,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要是小曈曈會自己說,說不定奶奶會更加高興。
當然,小曈曈現在還是連六六六都不會喊的……咳,小嬰兒。所以他隻能是對媽媽的一些聲音做出反應,比如,嘴角輕輕咧起來,不知道是不是開心的意思。
鄭淑儀羨慕地看著母子倆互動的樣子,心裡估計也在想著,自己跟楊慶啥時候也趕緊生一個啊!
可是暫時還沒懷上呢!
大人有說有笑,曦曦倒是比較關注他們在做什麼,轉了一圈,小姑娘最終回到爸爸的身邊,看著爸爸揉麵。
“要不要跟爸爸一起揉麵?到時候,咱們吃餃子,就是用這個做的。”楊軼看到她很感興趣的樣子,柔聲問道。
“好呀!”曦曦高興地點了點頭,脆生生地應道。
麵已經被楊軼揉得差不多了,不是之前那種粘糊糊、粉仆仆的樣子,而是很光滑,曦曦用自己的小手指按上去,隻覺得涼絲絲的、軟乎乎的。
為了讓小姑娘能夠夠得著,楊軼還讓她站在了一個小椅子上。曦曦轉過頭,微微抬起,驚奇地跟爸爸說道:“跟橡皮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