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大會考小學畢業(1 / 2)

到四月底的時候, 梁校長在全校集會上通知,本校所有學生,將會參加縣教育局舉辦的, 全縣學校統一參加的期中觀摩會考。

校領導們在全校作了動員,要求大家全力備考,這不但是為學校爭取榮譽, 還是辦學經費的爭奪戰。

到了私底下,不少學科的先生, 都找了珍卿談過話, 告訴她一定要好好備好。

雖然學校的整體成績重要, 但是個人成績在全縣的排名, 對這次全縣學校的評比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如此以來,本來不太緊張的珍卿,都被弄得有緊張了。

上回說到,縣裡要舉辦期中觀摩考試, 啟明學校全體師生,都擰緊腦中那根弦,為了迎接這個考試, 校裡校外都在用功。

然後, 真叫苦心人天不負,對啟明學校是這樣,對珍卿也是這樣。

在全睢縣的期中教育觀摩會考中, 小學六個年段, 初中一個年段,啟明小學囊括了各項第一,包括個人綜合成績、單科平均成績等。

經此一役, 啟明學校的全體師生,用亮閃閃的學業成績,把學校的名聲真正打響了。

這個結果出來的時候,全校學生歡欣鼓舞不說,連先生們都一改為人師表的莊重,一個個奔走相告,喜不自勝。

珍卿獲得了六年級綜合成績第一,和各項單科成績第一——勞作課除外。

她和其他年級的第一,都來到梁校長的公事房,被梁校長慷慨激昂地勉勵一番。

後來,張庶務長突然跑過來,興奮地跟梁校長說,他剛才去了教育局一趟,教育局的官員,說後麵的經費會如數發放。

這時候盧教務長也過來,說有了這實打實的學業成績,縣教育局再沒有現由,克扣他們學校的教育經費。

張庶務長還興奮地說:

“不但教育局,不能再隨意克扣經費。剛才回來的路上,我遇到一位苗姓富商,說他聽說啟明學校教學好,願意讚助梁校長辦學。還要把女兒,也送到我校就學……”

這三個校領導,渾然忘了學生還在,他們三個人一會兒擁抱祝賀,一會兒握手打氣,充滿了豪情的眼睛裡,還閃爍著激動的淚花。

珍卿怔怔地看著他們,心中頗感震動。

她仿佛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一個時代的,苦心辦教育的先驅們的身影。

她早就聽說過的,因去年招生考試,學校得罪了嚴家,嚴家到處給梁校長使絆子。

教育經費是一方麵,連六年級下學期,想再進行一次招生考試,都沒有做成。

啟明學校這一回,在全縣範圍一鳴驚人,終於能揚眉吐氣了。

……

珍卿抱著獎勵的東西,受梁校長三人的影響,她胸中還激蕩著,一種滄桑豪邁的情緒。

她回到了教室,大家看著除了紙筆墨硯之外,還有兩本書,都好奇地過來翻著看。

張翠翠也擠過來看,見一本是《樂府詩集》,一本是最新的《熙成字典》。

張翠翠就撇撇嘴,跟大家說:

“我表哥在粵州上大學,他說,現在進步的文學大家,全都摒棄了文言文,都改用白話寫詩作文。

“文言詩詞,全是該進棺材的東西,除了遺老遺少,誰還會鑽研這個……”

珍卿這一會兒,正有心不在焉,就沒有搭理她。

張翠翠以為她目中無人,還發脾氣了,還是她的好友潘玉美,說了彆的事,給她轉移了注意力。

珍卿去年從人販子手裡,救了一個叫王珠珠的小女孩兒,正是這潘玉美的親表妹。

如此以來,潘玉美在學校裡,暗裡對珍卿還算維護,碰巧遇到的時候,還會幫她清理一些小麻煩。

晚上,珍卿抱著獎品回家,杜太爺又是喜不自勝,愛撫了那些獎品半天,鼓勵珍卿好好學。

這個禮拜天,又到李師父那裡,李師父也問了她考試如何,珍卿就說了哪些第一,得了些什麼獎品。

對於珍卿這小成績,李師父倒是視之尋常,沒有多說什麼。

這一回李師父教書法,說珍卿臨了大半年小篆,現在可以換種書體來臨。

李師父開始教她臨隸書的《張遷碑》,還是逐字逐字地講解,一筆一畫該怎麼寫,讓珍卿平常多加練習。

珍卿不太喜歡隸書,更不大喜歡這個《張遷碑》。

李師父就循循善誘,給她講解:

“王歐顏柳這些書法大家,無不是學遍名家手法,在前人的基礎上,通過變化,才終於自成名家。

“小丫頭,你這才走了幾步路,就放縱自己的喜好?要想學出一名堂,先要動心忍性,磨礪手段。將來才能出神入化,來去自如,到了那個時候,你就大自在了。”

李師父說的道理,珍卿是懂得的,就是先要模仿眾家,把根基打牢,然後再來自創流派。

當然,隻要不是原則性問題,珍卿絕對是個老實孩子,自然聽李師父的教誨。

就這樣,珍卿在青春期中發育,在學習中成長。轉眼到了六年級下學期期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