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家庭教師來上課(2 / 2)

“前清末年,學者祝溫曾向末帝建議,把京城官話,改造成各省通行之普通國語……但是國家動亂,條件有限,推行的效果總不如意。”

“還是海寧的中華公學首倡,無論師生,在校內一律使用普通話。

“中華公學的教育家孫補之先生說,要救中華,先要聯合中華廣大的人心,欲聯合人心,必要先能交心,若要交心,則非得統一中華的語言……”

柯先生講話很有韻律,而且詳略得當,是用真情實感在講,珍珍卿就聽得入神。

講到末尾,柯先生用帶著期望的聲音說:“學好普通發(fà),走遍天下都不怕……”

珍卿聽他說話,有很重的南方口音,鬥膽問了他一下:“柯先生,您是哪裡人士?”

這柯先生就有點靦腆地說:“我是楚州人……”

珍卿恍然地點頭,就是那個n、r、l分不清,平翹舌不會分,據說f、h也說不清——的那個省。

珍卿默默地想,跟他學說“普通發”,確定不會把她帶溝裡嗎?

幸好,柯先生跟珍卿說,學習普通話,就在平時說話中學,不用刻意地教。

他對珍卿的教學重點,還是放在學習德語和和補習其他科目。

這會兒柯先生跟珍卿說,杜爸拿著她在啟明的成績單,找了他德國教會的朋友,把她推薦到德國教會學校念書。

憑她在啟明學校的成績,就可以直接上學校的預科,不用考試。

珍卿請教柯先生:“什麼是預科?”

柯先生就給她解釋:

所謂預科,就是為正科做準備的學習階段。

民國雖有規定的學製,但各地的教學質量不同,同一學習階段的畢業生,學業水平可能相差很遠。

而且在基礎教育階段,有人念中國人辦的學校,有人念洋人辦的學校,還有人接受的,是家庭教育或者私塾教育。

一所高等學校招收學生,難免收到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

如果都一股腦進入正科,結果就是先生不好教、學生不好學。

讓水平低的學生,先進預科班學習,把比較弱的學科補習起來,然後通過預科班的考試。

以後再上正科,就可以跟上學習進度了。

現在,還有很多人考上大學預科,在預科班學習語言和其他學科,一上完預科,就直接跑到國外留學的。

珍卿聽得直點頭,預科在作用上,有一丟丟像後世的銜接班。

大致講了啥是預科,柯先生就給珍卿,弄了不同學科的小試卷做。

做完以後,柯先生給她的試卷判分。判完分還跟她聊天,更進一步了解她各個學科的程度。

了解情況之後,柯先生跟珍卿說:

“我看你其餘學科尚好,但數學、地理、化學,學的程度不夠,除了主要補習德語,這三個學科,後麵也要補一補。”

一上午做了這些事,就到了午飯時間了。

中午的餐桌上,隻有珍卿一個人吃飯——她那位四姐姐,還是窩在三樓沒下來,午飯還是端上去吃。

吃飯的時候,秦管家跟珍卿說,她的用人黎大田,已經從醫院接回來,身體還有點虛,就安排在後麵的平房裡麵養著。

珍卿跟秦管家糾正:“大田叔,是我們家的管家。”不能拿他當一般用人待。

秦管家就笑笑,跟珍卿說:“五小姐彆怪,是我弄錯了。”

珍卿吃完飯後,溜達著去後麵平房裡,看看大田叔。

他恢複得還行,但還需要把腸胃養一養,再回睢縣老家。

大田叔特彆不好意思,這一回丟了這麼大人,給大家都添了不少麻煩,他自覺沒臉見人。

珍卿見他自責難受,已經是無地自容,就沒有再多說什麼,隻叫他安心養病。

她這個孫女離開了睢縣,杜太爺以後就指望他們照顧了。

柯先生中午沒離開,他也在謝公館吃飯。

隻是把他安排在另一處吃飯,還給他備了客房,供他中午休息。

珍卿睡了個午覺,下午可就正式補課了。

柯先生說,暑假時間還比較長,其他功課先不著急,要先多花點時間補習德語。

…………

作者有話要說:  當當當當,今天還有一更,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對作者來說,今天算是特彆的日子了……

還想要說的是,碼字真的不易,小可愛們,請你們好好愛我喲……感謝在2021-04-15 21:01:45~2021-04-15 22:34:5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清蒸鱖魚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