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會兒, 在兒童畫報的辦公室
柳老先生噴了一會兒某些不知所謂的人。
古先生勸他稍安勿躁,柳先生轉頭高興起來。
他又興致勃勃地跟珍卿探討,他問珍卿, 她對《葫蘆七子》整個故事的設計, 是不是有什麼隱喻。
珍卿不大確定,這兩位出版界的前輩,對洋人究竟是什麼態度。
所以她對作品的剖解,也是有所保留的。
像《葫蘆七子》裡麵, 最神通廣大的邪神鬼姑, 是從南海而來,能產妖霧妖鬼, 其實隱喻的就是為禍中華的洋人。
中國人對恃強行凶的洋人,都稱作“洋鬼子”,東洋人會特意稱作“東洋鬼子”“小鬼子”。
邪神鬼姑所產的“妖鬼”, 其實隱喻的就是那些“西洋鬼子”和“東洋鬼子”。
而葫蘆七子所獲的那些神通, 都是得益於神話中的先祖上神。
這裡麵隱喻的意思, 就是希望今天的人們,從上古先人艱苦奮鬥、造福人民的艱苦奮鬥中,獲得除魔衛道、拯救人民的信念和力量。
中國人是信奉祖先的民族,從祖輩的英雄那裡獲得力量, 真是再有理不過了。
珍卿有所保留的作品剖解,聽得柳、古兩位先生,忍不住擊節讚賞,柳先生更是駭然驚歎:“好氣魄, 好少年呐,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呐!”
連一直不吭聲的傅先生, 也忍不住心內暗暗驚歎。
他有一位表妹,跟杜小姐年齡仿佛,卻還隻是吃吃喝喝,一團的孩子氣。
這杜小姐小小年紀,腦子裡轉的竟是這些。
即便是這時代的成年男子,也是汲汲營營之輩多,一個小女孩子,已經把太多人比下去。
傅律師不由大生感歎,家學淵源和個人天賦,已經讓杜小姐這樣的孩子,在同齡人中一枝獨秀。
再加上個人的不懈努力,瞬時間就把人區分開了。
有些人小小年紀,就讓人難望項背了啊。
等《葫蘆七子》的一些細節,了解談論得差不多了。
雙方要起頭認真議合同了。
珍卿和傅律師,被請到據說是會議室的地方。
然後,書局方麵一共來了六個人。
除了兒童畫報的相關人員,柳先生、古先生、高編輯,還有驚華書局的經理霍先生,總編廖先生,以及書局方麵請的律師張先生。
這個張律師跟傅律師認識,而且從對方的態度看,傅律師學曆很好,在業界地位不低。
這個時候,柳先生派出去的塗助理,終於把西點和奶茶買回來,傅律師和柳、古二位先生,竟在不約而同地,叫珍卿坐一旁吃著喝著,餘事就看他們來辦。
接下來的過程,就是傅律師和對方人員的表演時間了,完全不需要珍卿插嘴。
珍卿像個花瓶一樣,默默地觀摩完了全程。
而傅先生的言談,一改在珍卿麵前的莊重平和,完全變成不苟言笑的職場派頭。
他這一會兒說話看人,都是一種勁煞煞的派頭,給人很不好惹的即視感。
書局方麵的那位霍經理,一直致力於把版稅壓低,有時候他們的張律師,話有不到之處,他就跳出來大聲補充反駁。
但珍卿的傅律師,一會兒講作品作者的巨大潛力,一會兒又說書館的辦事效率低,一回回有理有據地,把霍經理的氣焰殺下去。
聽他們針鋒相對地論了半於,珍卿頗感慶幸地想,請個律師真的太有必要了。
她不懂出版行業的事,這裡麵很多細節,都需要在合同裡事前約定好,要不然以後容易扯皮,她的利益也得不著保障。
經過一番唇槍舌戰,合同最終談下來以後,很多細節,都朝著有利作者的方向改進了。
這些連環畫集在一起,做成單行本之前,最初會在兒童畫報上連載。
在兒童畫報上連載的話,同本書上還有彆人的作品,珍卿作為作者得的版稅會相對較少,隻有3%。
倒是連環畫單行本的版稅率,驚華書局這一方,原本在合同擬定的條目中,願意給到她百分之十一。
說起來很奇怪,這個百分之十一,比傅律師推測得還要高。
但傅律師經過一番拉鋸站,最終給她爭取到百分之十五,珍卿覺得傅律師好牛好牛。
而且還不是說,以後驚華書局印她這本連環畫,都一直隻付百分之十五的版稅。
新修改的合同裡約定了,百分之十五的版稅,是限於前三集連載完了以後,他們書局印的前一萬單行本。
這前三集的連環畫單行,以後如果在市場上賣的好,珍卿作為作者,還能要求加收版稅。
當然,如果賣得不好,那又是另說了。
等合同落定了以後,天都快要全黑了,兒童畫報的人們,一直殷勤地把珍卿送到驚華書局樓外。
珍卿站在台階上,跟書局人員禮貌道彆,一邊跟傅律師說著話,一邊分神尋找車夫黃大光。
一直等在外頭的車夫黃大光,連忙拉著車子跑上來,瞅了瞅送珍卿出來的一夥子人,又瞅了瞅瞧著眼熟的傅律師。
他實在搞不清五小姐,這一兩天都在忙什麼事。
她午後說進去買點書,一去去了兩三個鐘頭。
現在好容易出來了,卻又驚動這些多人來送她。這五小姐到底弄得什麼名堂啊。
不過,這也不是他管的事,他就直接問珍卿:“五小姐,你還去哪兒啊?”
珍卿猛想起來一件事,就讓黃師傅向前麵走一點,她要跟傅先生說一會兒話。
黃師傅就依言,拉著車子向前走了一點。
書局這裡送人的五位先生,一直目送著珍卿和傅先生走遠,那位高編輯問古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