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第 220 章(三合一)(1 / 2)

第四個出場的是棒子國選手樸慧秀,她的節目配置上也是3a、3lo的單跳,以及3lz3t的連跳。

前段時間,她剛剛將阿克塞爾三周跳攻克下來,便迫不及待放進節目當中。

從技術難度上來看,她的配置已經到了女單第一梯隊,但是從完成度上來看還是欠缺經驗。

她將阿克塞爾三周跳放在第一跳很明智,想要在自己狀態最佳的時候完成這一跳。

但她卻還是因為技術、又或者說是經驗問題出現了失誤,落冰時單手扶冰了。

扶冰起身後耽誤了一點時間,影響節目的整體編排,導致後麵接上的旋轉也出現小問題。

其實比賽裡出現這種問題很正常,誰也不可能保證自己的每一次表演都分毫不差。

場地、溫度、心態都會對比賽產生一定的影響,需要選手發揮臨場反應能力,將節目進行微調。

這些東西並不是天生便可以達到,而是選手經曆比賽才能獲得的寶貴經驗。

縱然有些選手天生心態好,不會受到失誤摔冰的影響,但是在爬起來後接什麼動作,時間上跟不跟得上,節拍踩不踩得住都會是個問題。

樸慧秀的實戰經驗並不算多,所以在跳躍出問題後便開始有點懵了。

落冰時已經慢了半拍,等扶冰起身後更是慢了一整個節拍,進入旋轉時更是慢了一個半節拍。

大部分人在這個時候可能會選擇放棄一到兩個無傷大雅的小動作,比如編排步法放棄兩個,將後麵的跳躍時間追回來。

但是樸慧秀卻並不想這樣做,她覺得節目裡每個動作都不是多餘的,她想要完美的將節目呈現出來。

最終結果就是合樂性卡不上,為了趕時間在跳躍上還出現了些問題,呈現在A判係統上的數據就很不好看了。

冰迷們先是被樸慧秀的3a跳高度和遠度弄到一愣,隨後又被出現的leader搞得有些疑惑。

現場不少人在交頭接耳,議論道:

“leader?是不是就是全場最高數據?”

“樸慧秀的高度是55cm,leader的高度是+17cm,那就是72cm?”

“我記得克萊爾的好像是60多,娜佳的更低才50多,那這個72cm高度是蘇芙?”

“肯定是蘇芙!你看leader的遠度也加了153cm,樸慧秀是215cm,那麼leader就是368的遠度!”

觀眾們在明白過來這個數據的意思後,瞬間沸騰起來。

歡呼聲再一次響徹冰館上方,然而這些歡呼聲卻不是給樸慧秀的,而是獻給前麵那位已經回到後台的選手。

樸慧秀在kc區看到回放畫麵多出來的數據後,臉色猛地一變。

宋教練握緊她的手,關切道:“沒事,慢慢來。”

女教練的聲音很溫柔,是樸慧秀這段時間以來的精神支柱,她每次想要放棄時都是宋教練一點點安慰她,接納她。

“我們要走的是很長一段路,而這次比賽隻是很長這條路裡麵很短的一個地方。”宋教練繼續安慰著對方,輕聲說道:“就以這個數據當做目標,慢慢縮短距離就可以了。”

樸慧秀看了眼屏幕,說道:“我確實不應該將3a放進正賽當中。”

不應該想著3a剛出來,就迫不及待的放進正賽當中,這是她決策上的失誤。

教練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慢慢來,會越來越好的。”

在教練的安慰下,樸慧秀的狀態果然好了很多,平靜的接受自己的分數,然後衝著鏡頭揮了揮手,離開了kc區。

觀眾們也給與剛剛表現不錯的女選手熱烈的掌聲,歡送對方離開冰場。

ctv的直播間裡。

萬雅文在看到顯示屏出現leader的字眼時,終於舒暢的吐了口氣。

isu想要切斷蘇芙的數據,不想展示出來給彆人看,那麼A判係統就用另一種方式向所有人展現蘇芙比其他人厲害的地方。

看吧,這就是女單第一人的震撼之處。

高度超過彆人十幾厘米,遠度更是快要達到一個人的身高了。

還有誰能超過她的這個數據呢?

並且老天爺也很優待蘇芙,因為樸慧秀第一跳就是3a,技術回放裡首先出來的就是這一跳的畫麵和數據,isu就算是想要再次掐斷技術回放畫麵也來不及了。

萬雅文清了清嗓子,開始解說樸慧秀的成績:“樸慧秀的阿克塞爾三周跳在落冰時軸體出現問題,所以這一跳的整體高度、遠度都不入人意,並且沒有之前克萊爾的60.53cm高,不過她失誤的一跳比娜佳的51.3要好很多。”

搭檔應和道:“嗯,克萊爾3a高度60.53cm,娜佳是51.3cm,樸慧秀是55.31cm。”

萬雅文點頭道:“嗯。”

搭檔又再次開麥:“那麼,那個+17.33cm的leader高度是72.64cm。”

萬雅文再次點頭:“嗯,是的。”

搭檔繼續捧哏:“72.64cm,這是個我連想都不敢想的高度,而且是在這個賽場上正式披露出來的。”

【啊啊啊啊啊!蘇芙的3a高度居然在70以上!】

【這比男單跳的都高吧?蘇芙身高171,躍起高度是72cm的話,快要趕上女排的摸高了!】

【那倒不必,女排摸高可是有三米多的記錄,蘇芙最多能摸到兩米。】

【拜托,蘇芙又不是排球運動員,而且你拿女排身高一米九球員的世界紀錄來比太不合理了。】

【雅文姐說是給樸慧秀解說,每一句都是在暗中誇獎蘇芙!】

【搭檔也很有意思,一唱一和像是說相聲一樣。】

萬雅文一邊看對麵屏幕上給出的彈幕,一邊看手裡剛剛拿到的資料。

A判係統隻能給最基本的資料,但是判官係統給出的數據更加詳細,可惜暫時沒辦法將這些數據放出來。

還有最重要的路線圖,接續步的近距離特寫,冰痕的細節等等……

萬雅文很想將所有數據都展現出來給大夥們看,但是她不能這樣做。

與isu的戰爭可不是短期,而是一場長期、艱苦的戰鬥,太早亮底牌對於自身並沒有什麼好處。

搭檔輕咳一聲,提醒萬雅文繼續解說接下來的比賽。

萬雅文清了清嗓子,看向鏡頭:“接下來出場的是我國另一名猛將,同時也是花滑女單排名前五的楊傑……”

*

後台會議室裡,魏家堰跟A判係統的負責人溝通完後,衝著梁帥聳了聳肩,然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他看著梁帥,說道:“我能做的就隻有這麼多了,畢竟判官係統還沒有完全成熟,有些數據保證不了準確性的話,放出去反而容易被抓把柄。”

雖然魏家堰很看好判官係統,但是作為程序員他本能想要將係統調試到最佳狀態,再對外進行披露。

就像是運動員上場五分鐘,台下五年功一樣,沒做好足夠準備反而容易壞事。

“我明白。”梁帥拍了拍對方肩膀,說道:“但是蘇芙的數據你們是絕對不會出錯。”

判官係統在調試階段,就是使用了蘇芙的數據進行建模,並且在冰場旁收錄了不少蘇芙訓練時的視頻進行分析。

可以說判官係統就是由蘇芙而生,又或者說是蘇芙造就了判官係統。

“蘇芙的數據當然是沒問題,我已經跟A判那邊說好了,在後台把你說的小程序加了進去。”魏家堰一邊說一邊點開一個畫麵,感歎道:“可惜沒法把路線圖給披露出來,你看蘇芙的路線圖多漂亮,連冰痕都那麼完美。”

路線圖也是花滑比賽和訓練的一大重點,編排的科學性、節目配置的合理性、冰麵覆蓋率等等都可以從這張圖裡看出來。

當然,也可以看出選手們的癖好,比如跳躍的習慣、滑行的偏好以及技術動作的分布。

最重要的是,路線圖上能最直觀的讓人感受到選手的編排步法,還有就是滑行速度。

魏家堰指著屏幕,說道:“我就說蘇芙這家夥有點強迫症,你看路線圖都是對稱的,左邊做了滑行、右邊就一定要補上步法,跳躍也是左一個、右一個、中間一個。”

說著,他嘖了兩聲,補了句:“三個跳躍可真為難她了,沒法一邊一個來安排。”

因魏家堰經常去冰場收集數據的緣故,他和蘇芙的關係還不錯,在蘇芙中場休息時會有一些交流,同時蘇芙還會通過數學建模給出判官係統相應的意見。

所以說,蘇芙並不是像混采區時那樣,對於這次放出來的ai係統毫不知情。

她在魏家堰的工作裡了解到不少知識,還給對方提出很有用的意見了。

其實最先開始,魏家堰不太了解花滑圈,還以為蘇芙的數據屬於正常運動員的數據,後來在國內賽上收集數據時,他才知道蘇芙數據的恐怖程度。

蘇芙展現出來的數據可謂驚人,就算是理工科的魏家堰都感歎不已。

後來,在判官係統進一步訂正、進化中,他更是慢慢成為蘇芙的忠誠粉絲。

就像此時,他用鼠標點擊上麵的數值,說道:“這個滑速、這個角速度、這個騰空時間,我就真的隻在蘇芙這裡看得到,其他人身上壓根就看不到。”

梁帥看著電腦屏幕,點頭道:“我同意你的看法。”

他邊說邊將不停亂響的手機給關掉了,沒打算理會到處找人的isu官員們。

說實話,這又不是華國出的係統,isu們去找島國冰協算賬就行,管他什麼事情呢。

不過話說回來,島國冰協因為這次沒有什麼人參加總決賽,壓根就沒有人來gpf總決賽的回場,而A判係統的負責人在於isu的人溝通時,總是操著口音很重的英文,表示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麼。

而且A判係統的負責人在聽到對方要求消除leader的數據時,表示後台程序的修改需要時間,沒辦法這麼快的找到這條代碼。

聽的isu那邊的人在電話裡生氣的怒吼,可是A判負責人表示對方說的太快,我又聽不懂了。

梁帥滿意的點點頭,果然是狡猾的島國人啊。

完全不用擔心他們應付不來isu的人,可以高枕無憂了。

冰場上,女單短節目的比賽還在進行中。

第五是華國選手楊傑,她的數據看上去還挺不錯,最終分數給出來時也讓人感覺比較滿意。

可能是isu不敢太過分的壓分,所以暫時能感受到比賽的公平性。

不過等到最後上場的傑西卡時,賽場上的氣氛陡然有些不同了。

後台已經拉伸結束的蘇芙,將冰鞋脫下來後一點點擦拭著,關注著屏幕裡的比賽。

傑西卡新賽季選的是貝多芬的鋼琴奏響曲《熱情》,整體曲調很輕快,屬於符合傑西卡的氣質的曲目。

短節目裡的三跳以1:2的模式進行安排,連跳和3a都安排在後半段,可謂是衝著第一名而去。

蘇芙看著屏幕,說道:“傑西卡的滑行進步了。”黃天點頭道:“確實是進步了,銜接上很絲滑,用刃也沒大毛病。”

在節目中的最後,傑西卡還展現出了hydrobding,看的蘇芙都不由為對方鼓起掌來。

“哇,hydrobding!”葉藍眼睛一亮,隨後看向蘇芙道:“我記得你也做得了hydrobding。”

hydrobding很考驗滑行時的肢體控製,能將這個動作做到漂亮的鳳毛麟角。

蘇芙在前幾個賽季就已經做過這個動作,視頻還被當做是教材推廣使用。

隻不過後來,她在節目編排裡很少將這個動作加進去。

此時,看到其他人做出不亞於自己的hydrobding,蘇芙反倒是起了些興致。

“下次我可以在表演滑裡加上這個。”蘇芙想了想自己的表演滑,說道。

短節目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等到傑西卡來到kc區時,所有人都關注著現場的大屏幕,想要看看對方出現的數據會與蘇芙有什麼不同。

不可否認,蘇芙是花滑女單的天花板,但是傑西卡也是不輸給對方的強悍對手。

強強對抗的比賽,對於冰迷而言是一場視覺盛宴,當然數據披露後將會變成腥風血雨的對撕。

等到屏幕上出現了數據後,所有人都開始沸騰起來。

直播間裡,萬雅文清了清嗓子,說道:“現在出的數據是M國選手傑西卡,大夥們可以看到她的阿克塞爾三周跳的高度為67cm,遠度是301cm,從這個高、遠度來看,傑西卡的阿克塞爾三周跳質量很不錯。”

搭檔在旁邊補了句:“哦?那怎麼旁邊還是有加號?”

萬雅文頓了頓,說道:“那是因為她的高度、遠度依舊沒有本次比賽的紀錄保持者高,也就是她沒有打破之前的記錄。”

搭檔恍然大悟,點頭:“原來如此。”

萬雅文補充道:“傑西卡的阿克塞爾三周跳進入選擇的是內刃大一字步,步出則是外刃大一字步,步出時還有一次換刃,很絲滑的變刃。”

搭檔連連點頭:“大一字是很難的銜接方式,對於滑行要求很高。”

萬雅文點頭,繼續道:“不過阿克塞爾三周跳公認最難的進入方式是下腰鮑步,幾乎沒有人能做得到。”

搭檔:“是的,我記得男單選手選擇下腰鮑步,起身後還需要助滑兩步再起跳。”

萬雅文:“對,沒錯。”

【感覺是在借3a的起跳模式,誇獎蘇芙剛剛的銜接。】

【上麵的把感覺兩個字去掉,雅文姐就是在誇獎蘇芙的下腰鮑步進跳躍。】

萬雅文簡單的解說了一下傑西卡的成績,看著屏幕上出現的分數,說道:“傑西卡的最終分數是86.33分,排於全場第二名,而第一名依舊是我們喜歡的蘇芙選手!”

搭檔鼓掌:“恭喜蘇芙,再次創下了短節目第一的成績。”

“恭喜蘇芙。”萬雅文也跟著點頭,繼續說道:“那麼接下來,將要呈現觀眾麵前的是最新ai係統的回傳數據……”

她頓了頓,抬頭看向前方屏幕上早就已經準備好的畫麵-被分割為六等分的屏幕,每一個畫麵都在播放著選手們的技術動作。

而這些馬上就會同步到電視機前,播放給華國、乃至全世界的冰迷麵前。

導播隔著直播間的玻璃,給萬雅文比了一個ok的手勢。

萬雅文微微低頭,深呼吸兩次後再次抬眸,整個人透現出強大的氣場。

就連直播間的冰迷們都發現了,紛紛感歎道:

【咦,雅文姐的氣場突然開大,感覺像是要乾一番大事呢!】

【A判係統有新數據回傳?剛剛isu把蘇芙3a的技術回放掐斷,感覺很不爽!】

【他們應該是怕了吧,你沒看後來出來的leader的時候沒有掐斷技術回放。】

【啊啊啊啊!快看畫麵!天啊!】

【啊啊啊啊!】

瞬間,直播間的彈幕全部鋪滿了‘啊’這個字,幾乎要把屏幕擠爆炸。

被分成六等分的屏幕上,每個小框裡都是選手的同角度跳躍鏡頭,肢體標上藍色支線,與地麵的夾角也出現在畫麵裡。

萬雅文看著手裡的資料,解說道:“現在為觀眾們呈現的是勾手三周跳的數據,六名選手一共十八個跳躍,其中有六個連跳、十二個單跳,幾乎除了一名選手沒有使用勾手三周跳外,其他選手全部都在節目裡編排了勾手三周跳。”

畫麵一轉,展現出起跳時刀齒點冰以及刀刃離冰的特寫。

萬雅文繼續說道:“勾手三周跳是一種很值得討論的點冰跳,先從點冰動作上來看,每位選手點冰動作都不太一樣。像是娜佳、克萊爾、傑西卡都是使用內刃點冰,而楊傑、蘇芙、樸慧秀則是外刃點冰。”

搭檔:“哦?這有什麼區彆嗎?”

萬雅文繼續道:“因為點冰動作很快的緣故,所以區彆上並不大,但是因為勾手跳是外刃起跳,同樣的外刃點冰會讓動作統一後更加整齊,當然也會更加利落。”

接下來,畫麵暫停了幾秒,停在選手點冰起跳後,起跳右刃離開冰麵的畫麵。

勾手跳一般在點冰後,身體會有一定程度的旋轉,然後右腳起跳離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