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第 250 章(1 / 2)

全錦賽的好處就是不需要調整時差,隻需要在家門口參賽就可以了。

中途要是發現東西沒帶、或者是裝備準備的不夠齊全,開車回家取就可以了。

休賽季的時候,蘇奶奶給蘇芙送了一輛車,是新能源的環保電動車。

本來蘇芙在聽奶奶說要送車時,表示她還是學生,不想開著超跑去上學,但奶奶說給蘇芙定的是電動車,於是蘇芙這才答應收下這個生日禮物。

結果去提車的時候,蘇芙有點頭疼發現奶奶所謂的電動車居然是幻影電動版,她看著車頭前的車標差點想要把車子給退回去。

說好不買超跑,結果買來的比超跑還要貴、還要誇張的電動超跑。

奶奶表示這款車還沒有正式上市,她是看著深藍和蘇芙的考斯滕很配,所以才會找人提前給弄出來。

蘇芙:奶奶,我上個賽季考斯滕是天青色……不是藍色……

後來,蘇芙以B市上下班高峰期車太多,換了一台哎碼電動自行車當做日常交通工具,而幻影則是放在車庫裡落灰。

奔波在基地和學校之間的蘇芙,調整時差為接下來的sa比賽做準備,此時青年組大獎賽的分站賽幾乎都已經比完了。

毛國的花滑自從索契之後又強勢的崛起,他們國家的小女單們就像是割不完的韭菜,在青年組裡再次掀起浪潮。

十三歲的小女單阿格尼絲在自由滑裡完成青年組女單的第一個4t,掀起了青年組女單的四周跳之風。

視頻一出來,便引起了花滑圈裡的風浪。

大部分冰迷對於這事情並不看好,卷出來的輿論大部分都是反對。

其實早在很早之前,花滑圈裡就有人在反對未成年運動員進行高難度的跳躍訓練,並且要求提高奧運會、升組的年齡。

十幾歲的孩子骨骼發育不全,貿然進行高難度的訓練對於她們身體發展並不會帶來好的影響,反而會帶來無法愈合的傷害。

孩子們的膝蓋會變形、關節會老化,等到二十歲退役的時候,身上的骨骼卻像六十多歲的老人、對於下半輩子的生活產生極大的麻煩。

以往的青年組女單比賽,卷一下三周跳已經是極限了,可現在3a已經不夠卷了,這趨勢是要上四周跳才可以卷的動。

【阿格尼絲才十三歲,她就卷出來4t了嗎?真的是太誇張了。】

【她的4t並不算成功,起跳踩刃、落冰還摔了。】

【我們要看的並不是她有沒有跳出來4t,而是青年組都開始卷四周跳了嗎?】

【是啊,難道不跳四周就拿不到冠軍了嗎?】

【成年組卷四周跳也就算了,但是小妹妹們盲目去跳會很危險的!】

【我們並不想看到女單和男單一樣成為蹦蹦床比賽啊!】

網上的輿論聲很大,不過並沒有人將箭頭指向蘇芙,而是真實的討論著跳躍對未成年孩子的影響。

其實,梁帥認為這種輿論聲可能會把瞄頭對準蘇芙,畢竟女單四周第一人是她,就連冰協的外宣部都已經準備好應對方案了。

不過,他們發現網絡上的議論並沒有跑偏,反倒主要在議論青年組選手四周跳的可行度。

梁帥摸了摸下巴,疑惑道:“感覺這火不是朝著我們這邊燒過來的。”

外宣部的部長扯扯嘴角:“感覺有點像是對著毛國那邊去的。”

果然沒過幾天,網上又傳出一些風言風語,主要就是針對毛國因興奮劑被奧運會禁止以國家名義參賽。

有冰迷也察覺出來裡麵的不對勁,於是沒有在網上亂叫,而是靜待事態發展。

用一句話來說,隻要不碰到自家運動員身上,還是乖乖當一個吃瓜民眾吧。

蘇芙上網的次數比較少,大部分網上的新聞都是通過隊裡八卦姚鑫了解到,這次青年組四周跳的事情,她在一開始就看到了小女孩的視頻。

黃天抓了抓頭發:“這孩子的姿勢不太好,起跳就有問題。”

但這孩子應該是有潛質,多加訓練、穩步發展就能成為很出色的花滑運動員。

可是有點急功近利,感覺孩子的基本功還是不太好,糟蹋了她本應有的天賦。

毛國孩子們用刃本身就存在很大問題,像是lz和F總是分不清楚,有時候會被裁判抓、有時候又不會被裁判們抓。

黃天覺得應該多在基本功上抓一抓,而不是急躁的趁著體重輕堆難度。

王奎撓了撓頭,說道:“等發育關後就會沉湖,這樣做真的是浪費人才。”

像是華國的訓練場裡,擁有這種天賦的孩子將會是重點培養對象,絕對不會使用拔苗助長的模式進行訓練。

總教練對於黃天的意見很是讚同,他看著視頻裡的孩子:“毛國的人才資源一向都不缺,所以他們才會使用這樣的方式堆技術。”

教練們開會梳理新消息,再根據手裡運動員現有的情況進行彙報,並且因為奧運賽季的緣故,這種會議的次數極多,多到黃天等人忙得凳子都沒法坐熱。

他們就像是陀螺般,在各個地方奔走著,而國慶檔期間上了部獻禮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