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珠撼玉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傳說他看完霓裳舞後,表示沒有什麼舞蹈能超越這支舞。
但是很可惜,在唐代後不光是樂曲遺失掉了,就連舞蹈也跟著消聲滅跡了。
butterfly跳接燕式,騰空的連衣裙就像是雲霧般纏繞在少女身邊,拉長的袖擺被吹出漂亮的波浪,高舉的手臂隨著旋轉而進行各種變化。
燈光流轉之下,考斯滕上的水鑽也跟著旋轉出不同的殘影,彙集在女孩身上有一種縹緲的幻像,就像是真的看見天宮裡騰雲駕霧的仙子。
燕式轉結束後,蘇芙的兩個撚轉進入到編排步法,而這段步法與《北極》裡的全然不同,完全是以一種極為特彆的方式進行的步法。
從指尖到刀齒,少女的每一個動作都配合的如此恰當,柔如無骨的舞蹈動作在腳下刀痕出現時,卻又知道裡麵蘊含有多麼強的力道。
剛柔並濟,可攻可守。
退行的蘇芙以刀為筆,在冰麵上刻出屬於自己的樂章,同時也刻出專屬烙印。
蘇芙在寬闊的冰場上穿梭著,就像是帶著人們透過一層又一層的迷霧,爬過萬丈高山,渡過無數的溝壑。
又像是墜入深深的海洋,就連四周都穿梭著某種冰冷的氣流……
明明隻是一個柔和的舞蹈,卻讓人有種奮發向上的味道。
破開雲霧,仙樂響起,所有人眼前都浮現出繽紛的仙境畫麵,直到重見天日後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霓裳羽衣曲》實際上也是唐玄宗為道教祭祀創作的曲目,音色和舞蹈很多方麵都體現了道教特色。
像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天人合一”等都屬於道教特色。
佛教講究磨難,道教講究修煉,煉的是自身,也是自己的命運。
外國人總說華國人沒有信仰,但華國人的信仰是自己,就像幾千年前能喊出‘王侯將相令有種乎’,信的就是自己。
蘇芙選擇這首曲子,選曲期間教練組就產生過激烈的爭議。
這首完全是由華國古樂器演繹的曲目,不一定能讓外籍裁判們明白裡麵的含義,就像是你滑《羅朱》會比《梁祝》拿到更高的分。
即便是這兩個曲子的主題都是愛情、悲劇,但是以西方鋼琴演奏出來的會比東方古箏彈奏出來的分數更高。
但將華國文化帶到世界舞台,是蘇芙一直都想要做的事情,所以她才會在一次又一次自由滑選曲中敲定東方風。
阿芙諾娃一臉驚訝盯著屏幕:“姐姐的滑行又精進了!”
不,不光是滑行精進了,就連表達也變得更加出色。
本來她看到蘇芙的考斯滕時,還以為是柔美的舞蹈,卻沒想到滑行中能感受到熟悉的力量感。
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就算是她不懂曲子裡的意思,但是卻能感受到蘇芙想要自己感覺到的東西。
蘇芙核心收緊,以強有力的力道將自己拋到半空,這個3a就像是拋出去的彩帶般,落下來卻又帶上絲綢的質感。
落冰後踩在鼓點上,接了個同樣高度驚人的3t,兩跳落冰時的冰花都極少,就像是蘇芙沒有任何重量一般。
【蘇芙落冰時的冰花濺起來好少,幾乎沒有太多的渣渣呢。】
【軸體正,卸力穩,落冰輕柔都可以通過冰花、冰坑來看。】
【沒想到我在花滑比賽裡,還像看跳水比賽一樣要去看壓水花……】
黃天摸了摸下巴,說道:“怪不得這丫頭這段時間磨冰刀,原來在練落冰。”
葉藍感歎道:“這孩子肯定是強迫症!”
從起跳到落冰,蘇芙對於自己的動作要求很是嚴格,連一點小瑕疵都不允許出現。說一句強迫症也不足為奇了。
“算了,隻要不亂練4a就行了。”黃天搖搖頭,說道。
本來高原集訓又成功了兩次4a,結果從高原回到B市後,4a仿佛是被丟在高原集訓場了,彆說是跳出來4a了,蘇芙就連訓練時都差點崴到腳,又被黃天明文規定不準再練了。
音樂進入到高·潮迭起的部分,在這裡蘇芙安上了一個413連跳,整部自由滑裡安放了三個四周跳,算是她能力所能及的範圍內。
蘇芙本來想要試試四個四周跳,但新曲目要磨合,沒必要一上來就開大。
《霓裳羽衣曲》的**就是曲破階段,4t+1eu+3f便放在音階最高的區域,以慢到快,最後將在3f的時候又進入到慢節奏的收尾階段。
所以,這一個413連跳的難度極大,除了要踩準音階外,還要將基本動作給跳好,等於是難上加難。
本來,黃天讓蘇芙在這裡放上313連跳,後麵比賽再換成413連跳。
賽季初的主要任務是找狀態,沒必要一開始就這麼拚,但並未被蘇芙所接受。
結果,冰麵上蘇芙的果然在第一個四周跳時就出現軸體不穩的情況,中間接跳的半圈lo也未能將狀態調整回來,最後一個3f不但沒有卡上音樂,還出現小失誤。
柳依依略帶可惜道:“哎,這一跳好可惜,要是成功了的話肯定會很精彩。”
【有點擔心小蘇芙,她落冰時腳好像不太正。】
【彆引發舊傷了,我記得她右腳踝有傷呢。】
蘇芙的腳踝確實受到衝擊,但是整體來看衝擊並不是很大,至少沒讓她疼到立刻跪倒在冰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