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回(1 / 2)

初夏已過,時至五月,榴花正盛,園子上下都在為迎接即將到來的端陽節而忙碌著。

廚房提前按照往年的慣例預備了五毒餅並幾樣口味的粽子,文夫人早在鋪子裡定製了一批五毒紋樣的錦盒,預備各家送節禮用的。

今兒東西備齊全了,徐姨娘這邊也得了,她要送的人倒是不多,不過往娘家送一份回去罷了,不似文夫人這等與外頭貴婦們交情往來甚多,也不似秦姨娘、梅姨娘家在本地親友眾多。

雖然隻送一份,卻是送給自己的親人的,徐姨娘也敦促周嬤嬤預備妥帖,一隻大紅色五毒紋的錦盒中裝著鹹甜兩種口味的粽子各四個、五毒餅八個、青團與艾窩窩各四個、綠豆糕八塊,另有一包用木薯粉做的楊梅軟糖。

除此外還有一領石榴竹簟,花紋精美,亦正合本月的月令,這是文老爺得來贈與各房的,徐姨娘特意拿出一領來孝敬畏暑的母親。

再有團扇兩把,贈與弟妹與侄女;折扇四把,與父親、弟弟和兩個侄兒。

這些東西都是常年預備的,徐姨娘一麵查看,一麵口中還念念有詞。

錦心原是坐著看熱鬨的閒人,但瀾心與未心過來,借口嘗粽子把她拉了出來,帶到花園裡,便見蕙心也端端正正地坐在亭子裡,垂頭針線。

各人落座,瀾心嗔怪地對錦心道:“你這幾日可懶得很,也不出來走走,我們隻能想了這個法子,哄你出來了。”

婄雲將提來的溫涼的桑菊杏仁茶斟與四人,蕙心品了一品,問道:“這茶又有什麼講究?”

婄雲道了個萬福,鎮定道:“如今天氣炎熱,易有風熱之邪犯表,我們姑娘近日有些熱傷風,故而換了這個茶,桑葉、菊花能疏散風熱,苦杏仁祛痰止咳,冰糖甘平涼潤。飲用此茶,能夠辛涼解表,免受風熱邪氣侵擾。”

未心嘖嘖搖頭:“阿沁你也不知走什麼運道,撿回這樣一個大寶貝。”

“瞧你羨慕得眼睛都要綠了,快彆盯著我們婄雲看了。”錦心輕哼一聲,又得意洋洋地炫耀道:“早起婄雲還給我炸了油糕,桂花、核桃仁與玫瑰花調的餡兒,噴香!不過小鍋小爐炸的,分量不多,沒你們的份了,等哪日我高興,婄雲又做了,再叫你們去嘗嘗。”

“還等什麼回頭啊。”瀾心直接道:“既然好吃,也不勞煩你的人,且把方子寫出來,送到廚房叫人做來便是了。左右早膳才吃了沒一會,我們也不餓,就為了叫你出來熱鬨熱鬨罷了。”

錦心總覺著好像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又想不出自己哪裡吃虧了,最終還是氣呼呼地點了點頭,又道:“拿了我們的方子可不能白吃啊!”

蕙心無奈一笑,隨手從一旁的簍子裡抓了一把解毒辟邪的艾虎、小紗粽子一類的玩意給了婄雲,又問錦心:“如此可不算白吃了?”

婄雲道:“也不算什麼,不過是關中那邊的時令吃食罷了,咱們這邊沒什麼人做,姑娘才吃了個新鮮。幾位姑娘想嘗嘗,我將方子寫出來便是,哪裡當得姑娘的賞。”

錦心推推她,湊過去道:“大姐姐給的,你就收下了,省了咱們做了。”

蕙心忍不住噗嗤一笑,將乾脆將那個簍子都遞給錦心:“我這幾日閒來做了不少,卻多有用不上的,你若喜歡,都是你的。”

幾人說著話,婢子又端了冰鎮的楊梅荔枝來,幾人喝著茶吃果子,正說起錦心要在自己院裡種什麼花時,忽見幾個婆子前後走過來,有文夫人院裡的,也有徐姨娘、梅姨娘院裡的。

瀾心一揚眉,問道:“是有什麼事嗎?”

“姑娘們,太太吩咐了,叫姑娘們快回去穿好衣裳收拾物件,咱們就套馬車回城裡,今年端陽節不在這邊過了。”文夫人院裡的婆子站出來欠了欠身,幾人聽了都有些驚訝。

瀾心快人快語,“這過節的置辦預備得差不多了,好好的,怎麼又要回城了?這天兒多熱啊,城裡可沒有園子裡依山傍水的涼爽。”

婆子道:“我也不知道太太的,不過太太便是如此吩咐的。”

徐姨娘、梅姨娘院裡的婆子也催自家姑娘快回去收拾東西,錦心聽了便道:“也罷,二姐你也不必問了,想來是有什麼事不便詳說的,且各自回去收拾東西回城吧。”

園子裡這邊日子鬆散,盛夏裡不用上課,每日不過賞賞花鬥鬥草,氣候又比城裡涼爽,瀾心自然不願回去,但既然是文夫人的吩咐,她也不敢耽誤,當下眾姐妹彆過,各自回院裡了。

到園子裡徐姨娘居住的小院時,錦心便見她們已經裝著箱籠忙碌起來了,徐姨娘還吩咐:“日常用具帶著,衣裳不必帶的很多,太太的意思是咱們隻會去住最多一旬,家裡還有換洗衣裳呢。”

錦心走過去,順手揉了一把乖巧地蹲在徐姨娘腳邊啃著粽子的林哥兒,問徐姨娘道:“咱們隻回去住一旬?”

“不錯,太太是這樣說的。”徐姨娘安慰錦心道:“可是舍不得這邊?不怕,過些日子就又過來了。今年太太是拿定主意要在園子裡避暑過夏日,也好避一避城裡的風頭。你瞧這陣子城裡風聲鶴唳的,整個江南多少官員下馬了?咱們金陵知府帽子倒是還戴得安穩,可你大哥今年府試中了,咱們家低調點沒壞處。”

錦心道:“我知道,可這一旬回去又是要做什麼?”

她心裡倒是穩當得很,沒有感覺到會有什麼壞事發生,可這種超出預期遠離把控的變數,總是會讓她直覺地有些不喜。

徐姨娘笑眯眯地揉揉她的頭:“小孩子家家,就不要操心這些了。回去正好,五月節,阿娘帶你和林哥兒回去看姥爺、姥姥,本來想著路途遙遠,怕你們兩個受不住,我自己一人回去的,如今回城可好了,方便許多。”

“好吧。”錦心蹲下戳戳林哥兒,一揚下巴看了眼他手裡捧著的第二個剛剛拆開的粽子,用眼神示意。

林哥兒立刻懂了,腮幫子鼓鼓地捧著新粽子乖乖上貢,錦心咬了一口,是白糖綠豆沙的,餡料不是單單一塊,而是混合在糯米裡,口味香甜、口感綿軟,唇齒生香。

徐姨娘在旁輕笑著:“那粽子一旁還要,你自己掰一個就是了,何苦來呢?”

錦心擺擺手示意文從林自己吃夠了,站起來拍拍裙擺,輕哼一聲,道:“這是要叫他習慣有好吃的先給我。”

“你啊,打小就一身霸道勁。”徐姨娘無奈地點點她的額頭,卻沒再說什麼。

收拾東西就是一番折騰,車上有嬌客,馬車又不好走得太快,等回到城中的時候已是下午了。

有人早早回來知會,一進樂順齋便有廚房的人將分不出是午膳還是晚膳的飯食送來,夏日菜式以清淡爽口為主,或許是怕這些主子在路上折騰了半日無甚胃口,預備得也儘是酸爽鮮香的開胃菜式。

廚房送來的涼麵是極酸甜爽口的,透著一股子芝麻醬的香,徐姨娘叫立夏給錦心和文從林各拌了一碗,雞肉煮得正正好,撕成細細的絲也不會太過軟爛,裹著酸甜的料汁與紅油,直教人胃口全開。

除此之外還有四碟小菜、一大碗綠豆老鴨湯並一碗芝麻鵝脯。錦心路上有些累了,加上熱傷風並未好的完全,不大有胃口,挑了兩口涼麵便下桌了,雖然心裡覺得自己很對不起那香噴噴的、已經為她死了的老鴨和大白鵝鴨湯,但她真心是半點都吃不下了。

徐姨娘見了便有些不放心,拉著婄雲叮囑一番,晚間婄雲便煎了陳皮烏梅麥芽開胃茶,錦心一麵喝著,一麵問:“底下誰來了。”

“徐家遣來的婆子,送了舅爺配的五月節沐浴用的香湯藥包來,並問姨娘端陽可回去嗎。”婄雲回道。

算來她也是與徐家打過交道的,不過都在上輩子了,建國之後,徐家仍還在時的老夫人被尊為溫國夫人,家中男丁各有官爵受封,徐舅舅與徐家長兄建醫學院,次兄鎮守京師,舅夫人以護衛皇後之功受封靖陽夫人,長女……追封定昭將軍,配享太廟。

可惜無論如何的尊榮也隻是死後哀榮,挽不回活生生一條性命了。

婄雲垂眸,掩去眸中的哀色,又將茶碗斟滿,叮囑錦心:“姑娘好生用茶,多飲些,稍後再叫人進些點心來吧。”

錦心點點頭,用過茶點,與徐姨娘說了會話,定下轉日到徐家去,看屋外已是黑漆漆的一片,食也消得差不多了,便上樓睡去了。

許是夏日暑期炎熱,錦心睡得不大安穩,迷迷糊糊的,隻覺眼前一時漆黑一片,一時耳邊遍是肆殺叫喊聲,一夜裡都仿佛在來回顛簸奔走,未得安穩。

前時金陵禍起,文老爺客死他鄉,文夫人撞死在江南總督官衙門前,徐姨娘大驚大悲之下病亡,文從翰匆匆往姑蘇去搬救兵,交代妻子照顧好家裡,可沒幾日便有人來抄文家,便是徐家從求醫的客人口中聽到風聲,連夜登門,帶走了還在為文老爺與徐姨娘服喪的錦心與文從林。

後來一路向西南逃亡,也是徐家人護著錦心與文從林,再到打天下時,徐家舅舅的二子一女皆投了軍,兩個兒子一個進了軍醫營、一個上了戰場,女兒護在錦心身邊,多少次與婄雲一起保她死裡逃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