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之前因為儲位之爭,宮裡的氛圍那樣紛亂,她也能穩坐釣魚台。
可今兒,她卻在自己眼前暈過去了。
綿怡雖然去送了靈,心裡卻一直操心著額娘的情形,等一回來就來壽康宮探望,結果到現在才醒來。
思寧看著兒子,溫柔的笑了笑:“我沒事,倒是你,這麼晚了,又何必過來一趟,夜裡風涼,彆凍著你了。”
思寧知道兒子這段時間,雖然看著風光,其實也承受了不少的壓力,手邊的事情也多。
綿怡坐在思寧榻邊,歎了口氣:“看著額娘暈厥,兒臣心中哪能安心,需得親自看著您好了才行。”
思寧笑了笑:“知道你是個孝順的。”
母子倆又坐著說了會兒話,等到晚膳上來,綿怡又親自伺候著思寧用了晚膳。
思寧看著他略顯疲憊的神情,也讓人給綿怡拿了碗筷,兩人一起吃了些。
一碗酸湯麵下肚,思寧隻覺得整個人都舒坦了許多。
綿怡倒沒有吃麵,隻是吃了幾口粥。
吃完之後,等到收拾完餐具,綿怡這才和思寧說起了正事兒。
“如今皇阿瑪的喪事辦完,眼看也快年下了,宮裡的事情還要與額娘商量。”
思寧知道他這話的意思,如今雖然綿怡的妻妾們都住進了東西六宮,但是卻還沒有封位份。
思寧點了點頭:“此事也是大事,需得看你的意思。”
綿怡斟酌了一下道:“福晉為皇後自然無可爭辯,小佟佳氏身為側福晉,可封妃,大佟佳氏誕下二公主,可封嬪,郭氏誕下二阿哥,也封為嬪,皇額娘覺著可還妥當?”
思寧點了點頭:“十分妥當了,隻是後來你皇阿瑪給你指過去的那兩個格格如何處置呢?”
綿怡倒是沒料到思寧竟然會問這個,楞了一下才道:“雖然她們伺候的時日不長,但是到底是皇阿瑪親指,又在潛邸侍奉過,封為貴人吧。”
思寧點了點頭,遲疑了一下,到底還是開了口:“那你幾個兄弟呢?”
綿怡沉默了片刻,這才道:“二弟哪裡自不必說,等日後弟妹的兒子長大了再說,三弟我自然不會虧待,至於四弟,這個皇阿瑪早有吩咐。”
思寧楞了一下,隻覺得綿怡最後一句話有些微妙。
嘉慶可不見得有多喜歡綿愷,為什麼會對綿愷的前程有所囑托呢?
難道是害怕綿怡報複?
這不可能,綿怡是什麼樣的人嘉慶肯定了解,而且若是真的不信任綿怡,也不該囑托給綿怡,而是在遺詔中直接封爵。
思寧猛然間想到了皇後的死,突然好想意識到了什麼,可是她不敢深想,隻是點了點頭:“既如此,那我就不多嘴了,你看著辦就是了。”
綿怡點點頭:“額娘隻需頤養天年便好,兒臣再無能,也再不會讓額娘受委屈。”
看著綿怡真誠的眼神,思寧歎了口氣,但卻也沒有多說,隻是拍了拍兒子的手背,輕聲道:“額娘自然是信你的。”
說完話之後,綿怡就被思寧催著回去歇著了,思寧自己卻有些睡不著覺,在榻上坐了許久,這才歇下。
她透過窗戶,看著外麵的月亮,心中感歎,從今天開始,她便要開始另一段新的人生了。
**
思寧第二天一早起來,皇後便領著後宮的嬪妃們過來給思寧請安了。
這還是思寧第一次作為太後接受兒媳婦們的請安,她也是第一次見到了郭氏,大佟佳氏等綿怡之前府上的格格們。
小佟佳氏她倒是見過許多回了,此時的她看著有些憂愁,不過當思寧問起話來的時候,還是會強打著笑臉與她回話。
思寧問過了一圈話,也把綿怡後宮裡這幾個人的性子摸得差不多了。
鈕祜祿氏自然是穩重寬厚,小佟佳氏略顯多愁善感,不過交際能力還是在線的。
大佟佳氏是個老實的,也很守規矩,坐在那兒多一句話也不說。
郭氏就顯得有些另類了,雖然受了之前的教訓,但是明顯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便是老老實實的坐在那兒,一雙眼睛也是滴溜溜的亂轉,打量屋裡的擺設。
當思寧問話的時候,語氣也略顯輕浮,有些諂媚,說出來的話,有些膩得慌。
不過看得出來,是個沒什麼心機的人,什麼心思都擺在了臉上。
思寧初步了解了他們的個性之後,便也沒有在多言,隻是說了幾句家常話,便將她們打發回去了,並告訴皇後,日後隻需每隔五日來一趟,不必天天過來。
皇後有些惶恐,但是思寧卻細細安慰了她,隻說自己不耐煩吵鬨,喜歡清靜,讓她不必多慮。
皇後這才安心,恭敬的領了命。
**
之後沒幾日,綿怡那邊的冊封旨意終於下來了,小佟佳氏被冊封為儀妃,大佟佳氏被冊封為寧嬪,郭氏被封為謹嬪。
思寧真是沒想得出,綿怡為什麼會給郭氏的封號是謹,這是告誡她要謹慎行事嗎?
不過郭氏自己倒是挺高興的,雖然沒能封妃,但是大小也是一宮主位,以她出身潛邸的地位,日後有個妃位還不是輕輕鬆鬆。
倒是儀妃心中滿心感慨,她身為側福晉,隻是封了妃,看起來皇上對她到底是情分淡薄。
或許等她日後有了子嗣,想來也能更進一步吧。
思寧不知道綿怡後宮這些妃嬪們心裡想法,倒是鈕祜祿氏身為皇後看的一清二楚,不過她並不多言,身為皇後,不管妃嬪們怎麼想,隻要她能穩坐釣魚台,那就問題不大。
而且她也隱約能察覺出來,儀妃有時候真的是想得太多了,反而對她自身無利。
關於位份的事情,最後還是無波無瀾的過去了。
宮裡也終於迎來了新年。
新年過後,便要改換新的年號,綿怡也早就圈定了他自己的年號,興和。
嘉慶十八年大年三十,思寧度過了最後一個嘉慶年的除夕,兒孫們都來給她行禮請安。
綿忱被封了端親王,綿愷被封了惇親王。
綿愷看著有些蔫蔫的,不過他如今也是知道些眉眼高低了,因此即便是心裡不大舒服,麵上還是挺能過得去的,在思寧跟前說了許多好聽的話,又與福晉一起來給思寧行了禮。
惇親王福晉倒是個很有眼色的,一點不妥當的神情都沒露出來,笑著與思寧道:“也是沾了太後娘娘的福分,兒臣年前的時候剛被診出來有了身子。”
思寧一聽倒是挺高興的,立刻拉著她說了許多關心的話。
這一方麵是臉麵上的事兒,一方麵思寧也是挺喜歡鈕祜祿氏這個聰慧的女孩。
等到了綿忱夫婦上來,他們倆就自然多了,綿忱也是沒想到自己能一步到位封為親王,因此看著十分高興,章佳氏也高興,日後的皇帝,就是自己丈夫的親兄弟,那他們家的前程自不必說。
兩人給思寧拜了年,幾個孫子孫女也上前來拜年。
思寧看著蘊蓁領著弟弟妹妹拜年的樣子,心裡彆提多心疼了,急忙拉著幾個孩子過來,坐到她身邊,笑著對他們夫婦道:“孩子們都很懂事,你們將孩子教養的很好。”
章佳氏心裡更高興了,綿忱卻大喇喇道:“都是福晉的功勞,我倒是沒能教些什麼。”、
思寧都給他氣笑了:“大好的日子,就會胡說。”
綿忱不在意的笑了笑:“都是一家人聚會,兒臣自然說話也自在些。”
思寧搖了搖頭,笑著點了點他:“行了,回去坐著吧。”
綿忱這才和福晉回去坐下了。
綿怡此時也在一邊笑著道:“三弟就是這個脾氣,額娘可彆教訓他了。”
思寧忍不住笑:“好了,如今你們兄弟倆倒是站在一條線上了,行了行了,我以後再不說你們了。”
誰知此時綿忱卻耍起了賴:“哪能呢,兒臣就喜歡額娘說我,額娘要是日後一天不說我,兒臣還覺得骨頭癢呢。”
一時間屋裡的人都笑出了聲。
**
綿怡和綿愷拜完年之後,綿怡又領著他的妻妾兒女,又給思寧行了大禮拜年。
看著這一屋子的兒孫滿堂,思寧笑著點了點頭:“都是好孩子,都起來吧。”
眾人這才起身,思寧又對站在綿怡身後第一位的奕煊招了招手:“奕煊過來。”
奕煊小心走上前來,綿怡看著大孫兒如今高高大大的樣子,心中十分喜歡,她溫聲叮囑了孫兒幾句,又將自己的一塊玉佩賜給了奕煊。
“這是先皇當年賜給我的玉佩,如今我也給你,希望你日後也能平平安安。”
奕煊一時間有些惶恐:“皇瑪法賜給皇瑪嬤的玉佩,孫兒怎敢逾越。”
思寧看了一眼綿怡,綿怡對兒子笑著點點頭:“收下吧,也是你瑪嬤的一片心意。”
奕煊這才將玉佩收下。
思寧看得出來,綿怡現在為止,對奕煊還是滿意的,所以自己也得做出姿態來,讓旁人都知道如今情勢。
送完玉佩之後,思寧又與奕煊說了許多話,這才讓他下去。
不過她倒也沒有委屈其他孫兒孫女,也都賜下了東西,不過自然不如那枚玉佩珍貴。
皇後在一邊看著,心中十分激動,但是麵上卻勉強壓抑住心中的情緒,力圖表現的淡定平靜。
倒是謹嬪有些不服氣,可惜她如今這身份地位,自然不能和太後比肩,隻能心裡暗罵思寧,都是孫兒卻如此厚此薄彼,實在可惡。
隻是可惜,這種腹誹,思寧也並不在意就是了。
拜完年之後,便開始用膳,等吃完了年夜晚,思寧便覺得有些疲憊,因此也不多留,很快就走了,至於剩下的人要守夜守到什麼時候去,就不關思寧的事兒了。
畢竟她現在也已經有了任性的本錢了。